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6-11-07  发布者:劳才欣  浏览数( -)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钦州市钦北区平吉中学  劳才欣

摘要】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效率的提高,避免不了受形式选择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形式,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或低。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及相互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   教学效率   提高

当前的教育正处于新课改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那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效率呢?在此,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一、  精妙的导语引入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好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一块磁铁把学生吸住。”的确,精妙的导语就像一把教师精心打造的金钥匙,带领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精妙的导语也像一块磁铁,可以使学生迅速定位,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我们教师只要用心思考、精心设计,就可以因人、因文或因地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能够取得良好的开端。

二、精炼的问题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做到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出问题,才能够“循循善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所提问题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来找不同的学生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让学生们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就更有信心和动力再次出击、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因此,我认为问题的设计要精炼巧妙,要使学生易于接受,符合学生的知识现状,要紧扣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要难易适度等。

问题设计好了,还要注意把握好提问时机,如果掌握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正如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最佳的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和“悱”之时。只有这时学生才是真正在动脑思考,才正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最佳时机。

三、多媒体的运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除了看教师能否灵活掌握、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软件来支持、帮助自己的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设计与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否则多媒体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能够使抽象的文本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认识难度,能够有效地强化教学重点,分散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利用视频展示,化抽象知识为形象化,不仅能将文字、图片、音像融为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还能创造教材难于提供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易于学生接受知识。

多媒体教学图、文、音并茂,还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呆板为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方便、快捷,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节约了课堂上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又便于学生梳理知识,抓住重难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及时表扬、鼓励和帮助

研究表明,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的评价远远超越了父母的评价。教师恰当地使用表扬、鼓励和帮助,不但可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错误。但是应避免一概而论的、含糊的评价,如“你真棒!”“回答得真好!”评价要具体、切实,如“你真勇敢!”“你的声音真洪亮!”“你真是‘火眼金睛’,善于发现问题!”“你的观点很独特!”等等。

因此,针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帮助,适当的表扬、鼓励和帮助可以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切记用过激的语言或过激的行为伤害学生的自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甚至厌学,也必然影响到课堂效率的提高。

但是教师的表扬、鼓励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错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指导或让其他学生帮助的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五、教师自身的情绪

我认为教师自身的情绪对提高课堂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乐观的情绪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而学生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则和教师是分不开的。研究学家证明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进入课堂,能够克制住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绝不可以迁怒于学生。如果教师上课时情绪激昂、感情饱满,学生受到感染熏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只要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会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探讨、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中学语文课堂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施良方、崔允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凤凰山中学 诸宇菊

3、《教学论新编》 吴也显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168

4、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

5、见《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6、见《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7、见《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案》,转引自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南京出版社      1991年版,第144页。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