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用

2016-11-11  发布者:周家任  浏览数(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