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交流

发布者:宋克文     发布时间:2016-10-28     浏览数:0

                  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交流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无济于事,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眼睛里只有老师,他所要交流的对象只有老师,这个课堂就是师生两人世界;即使有的学生发言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交流。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创设民主气氛,丰富交流的对象 
  1.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中间来。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毕竟年龄小,他的想法,他的发现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当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解题结果或解题方法,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以产生教学共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宽松、自由的生生交流。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的、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实现时就能与同伴分享,获得最广泛的支持,评价、修正并给同学以启发,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知道交流之前要做好准备”“语言简练、表达清楚”“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3.学生与计算机、教材、社会之间新型的交流。由于教材编写的不断扩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已不仅仅满足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而是延伸到了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双向交流,学生不仅能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积极思维,也能对此进行再思考甚至质疑,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学会方法,让交流更有效 
  1.学会表达。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如何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清楚的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懂,这是数学课堂交流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生要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要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对自己的结论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 
  2.学会倾听。学生在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引导学生先耐心把话听完整,听懂意思,理解他人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交流,才能让自己汲取他人之长;认真倾听他人的交流,你还可以了解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认真倾听他人的交流才能从中发现、发散、创新乃至创造。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3.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时要学会思考。交流本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学生要对交流的结果进行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想一想这个结果的可用性。对他人观点中的错误或不严密的地方,自己深入思考后要随时准备补充或质疑。其实这个思考其实是一个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 
  、及时评价、促进交流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交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可以有同桌、小组、大组(全班)的交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要重视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乐趣。在评价交流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让每个人谈自己的成绩与不足,谈其他人的成绩和长处,明确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增强参与交流活动的成功感。通过参与交流中的表现和收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通过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自我,而且弥补了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从而使交流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兴趣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交流思想给予肯定,对交流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疏导、鼓励,进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交流的内容,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