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6-11-05 发布者:申萍     浏览(0)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各门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强。特别是这门学科中的作 文,是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人格,这就更不能忽视。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而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即作文能力的素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是这样 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是由一二年级的写话上升为写作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关,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厌恶作文。所以首先要培养 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对初学作文的学生不要急于要求他们动笔,而是找一些简单动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完后再要求学生复述。学生能准确、熟练地复述后, 再让他们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一定较完整,教师在批改中写一些鼓励性的语句,使学生轻 易地过了作文难写的心理关,从而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会随时出现打退堂鼓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随时加以辅导。例如: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不够, 教师针对这一点应该告诉学生,作文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有意义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即用自己的话表达自 己的意思)。帮助他们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当学生们学会了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后,自然就形成了写作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   
     时下,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要积累好材料,只要购买一些《优秀的作文选》等作文书来阅读,模仿就可以了。其实,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当然,作文材料的积累是离不开对一些好书籍的阅读和仿写。但我认为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最根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知识的积累     学生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具备写作的基本功,即是作文时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认识更多的字,积累更多的词汇,熟记更多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有了这些基 础知识,就能写好文章。这就如做饭,要做好一顿饭,首先要购置柴米、炊具一样。那么,对那些词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主要是通过阅读、摘录。即是阅读一些有 用书籍,把书中那些优秀的字词句摘录下来,作文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充分选用。       ()生活的积累
       光有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还是写不好文章的,写出来的文章是很生硬的,就如做饭有了柴米炊具还不行,还必须有做饭的经验才行。有些人认为,把学生关在屋子里 学习,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就能学习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与外界隔绝,根本写不好作文。例如:要写大海他没见过大海;要写山他没见过山岭;要 写秋收,他没见过秋天田野里金色的稻浪。这样,叫他写些什么呢?所以,要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使他们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
       ()感情积累
    有了知识和生活积累的材料,可以写作文了。但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是份流水账,却未能很好地表达感情。所以要作文达到文情并茂,还必须有感情积累才行。学生在 作文中对人和事的好坏,对生活反映出来的悲与喜,一般都是真实感情的反映。所以,要使学生在作文中能正确地抒发出健康的感情,平时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美好的 情操。例如:要尊敬长辈,讲礼貌和同学们真诚交往,同情弱小,明辨是非等。学生们有了这些美好的情操,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而富有感情。
        三、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要写的作文种类、体裁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到现场直接观察后如实写下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无法亲眼目睹的。没有亲眼看到事情的 全过程,没有实际素材,就很难写出一篇符合客观实际,有声有色,内容丰富的作文,所以要写好这类作文只有靠想象了。但该怎样去想呢?教师指导时,要指导学 生先审定题目的中心词,虚构素材一定要为中心服务,选定了素材就把素材加以塑造想象每一个细节,但每一个情节的想象,即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反映现实生 活,生活逼真,使人看了有如亲临其境、亲闻其声的感觉。比如《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事是不可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用自己的理解来参照,二十 年后你可能从事什么职业?当你走上工作岗位后心情怎么样?在这个岗位上可能发生些什么事情呢?再根据客观现实想象出符合情理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学生就能 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由此可见,在不能直接观察的作文里,想象相当重要。但是,有些能观察到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果如实写出来,有时也未能达到某种理想的目的。所以,还要在原 来观察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夸张想象才能把文章写得完美细致。例如写春天的景物时,描写“百花盛开、花红柳绿”可以联想到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 飞舞,忙个不停……通过这样的想象补托,证明了春天是个繁花似锦的世界,真是花香引来了蜂蝶,有力地证明了春天的美。所以,直觉观赏作文也好,联想虚构作 文也好,教师重视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才能把作文写好。    

 

       四、养成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许多有名作家都这样说。可见修改作文在习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让学生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也是培 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学生在平时练笔时,每当写完后便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放松一下了。过后却不知自己写了些什么,有些地方连自己也弄不明 白,这主要是欠缺回头修改的习惯。所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去修改自己的作文,每修改一遍都要和前一遍对照,找出成绩和发现问 题,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技巧。其次,用榜样示范引导。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列举名人认真修改文章的事实引导: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这句诗“春风 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了“绿”字。可见诗人在修改中精益求精。又如用那些认真修改 作文而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作为榜样去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总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好语文、乃至其他各门基础学科的关键。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