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关于综合与实践

2016-11-07 发布者:刘玲辉     浏览(0)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1)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应用性与综合性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关键。在学习问题的设计上,要力图使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选择来源于自然、社会其他学科和数学内部能够实践的活动,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激发他们探索与创造的兴趣。选取的问题努力体现一定的综合性,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思考和创造; 
(2)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意探究性与层次性
如何设计围绕问题主题的展开过程也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可能地使问题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历程;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等;有一定的层次性,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活动方式与能力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才能为全体学生提供深入探究和创造的机会,并能发展他们的钻研精神。
(3)活动的展开要注重主体性与实践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更为突出,它要求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动”和“用”两个字,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实践中应用。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探索的空间(任何指向很明确的、“路标式”的、漫无边际的探索不是高效的)和适当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策略去解决问题。对探索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地指导,使其积极参与进来,防止学生之间产生分化。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4)教学模式的选择要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根据“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特殊性,我们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呈现的多样性,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模式:采用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观察、实验、操作、调查、分析、交流和总结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问题的来源也可以是学生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问题;活动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活动的课题可以是长期的(如一个学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如一个教学单位时间甚至其中的一节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结果,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