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2016-11-07 发布者:劳陈连     浏览(0)

     预习对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学生预习是否充分,对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好效果尤为重要。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从"看、查、想、画、问、写"六个方面来阐述怎样指导小学生正确预习,总结经验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阐明预习的重要性。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动员教育,告诉他们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自学跟踪课时的导学案写得是否得心应手以及合作展示课的展示是否精彩这都与预习分不开。学生只有明确了预习的重要性,才会心悦诚服地按要求去做。

二、确定预习的具体内容

开学初,各年级任课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及班级特点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预习内容。预习的内容一定要细则化。例低年级要求做到: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2.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3.给生字注音、组词。4.想一想每个生字的识记方法。学生只有明确了具体的任务,才能预习到位。中年级要求做到:1.自学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高年级要求做到:1.自学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质疑、解疑(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试着从文中寻找答案。)

三、采用捆绑式评价

现如今的课堂,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要想这课顺手真的是难于上青天。那么如何使每位学生都能听从教师的要求,认真地预习呢?教师要把预习这一方块当成一项重要的作业来抓,可以单独列为一个方块。每一课的预习都要进行检查。教师可以把任务分配给组长,考虑到组长是否尽心尽责,教师可不定时,不定人的进行检查。例如今天抽查每组的5号,明天抽查每组的6号。被抽查同学的分数就作为本组的分数。一周结算一次,哪个组优胜就有奖,哪个组不达标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例如罚抄写生字或扫地等。有了评价的手段,学生的心理上获得了情感的满足,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的经验所谈,我想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如果师生达成共识,把预习当成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常抓不懈,我们的教学任务一定会事半功倍,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异彩纷呈的。

 

研讨结果如下:(1)抓好预习,教师要详细落实预习的任务,把预习纳入班级的常规管理中。

                        (2)小组内检查预习要落实到个人,要分工清楚。

                        (3)对预习有相应的评价,并与小组的评价机制相互捆绑。

                        (4)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