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2016-11-09 发布者:冯丽     浏览(0)

 

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想象,学会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当也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替代,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所以有人扣响了世纪之问:你学会学习了吗?这就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进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一、是学会,还是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较多,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课堂毫无生气;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会学,重在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主动探索,发现新认知、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最主要的是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重结论,还是重过程。重新思考这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因为:从数学学科本身来看,过程就是探究历程和探究方法,结论就是探究的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数学基础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两者共同结合才能体会数学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从数学教学角度来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即如果没有求异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很难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必须重结论,又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附件

  • 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doc 下载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