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2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本次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允许于作业中插入体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照片丰富作业内容。若有课件或微课视频需要展示,可提交附件。(提示: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黄元静

作业2

提交者:何秋云     所属单位:灵山县檀圩镇中心校     提交时间:2016-10-19    浏览数:0     

自从参加了2016年区培,我的收获颇丰!特别是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学习,对我们的教学十分有帮助,掌握了许多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以下便是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过程要素的变化

与一般教学过程相比,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了自己新的特点:

1 、教育者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者的工作方式和职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教学过程仅注重教育者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仅把课堂上的活动看做是教学;而信息化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育者的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他们不但关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加工,整理和创造教育信息;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课堂上的学生,而且包括网络空间中的学生;他们不仅指导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也要指导课堂外学生学习活动等。

2、教育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信息的表现方式多样化,传递途径立体化。在信息表现方式上,可以用文本、图形、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现。在信息传递上,由过去印刷物的平面传递,到现在的通讯卫星、地面微波通信、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构成的立体化信息传递通道。

3、现代教育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4、学习者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习者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师面对面的讲授,指导,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获取其他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这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主动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探求,搜索和加工信息,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育信息资源的变化

1、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反映教学内容

2、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化

可以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进行交流,构成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3、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可以超出了课堂和学校相对较小范围来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信息资源。

自从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我的课堂当中,我的眼界开阔了,技能提高了。作为一名数学语文教师,以前一直是依赖在网上搜寻的课件来用,随着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掌握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现在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的几何课件,还可以在PPT里加入动画,会处理简单的音、视频,会制作微课……孩子爱上了我的语文课!

如果有具体的教学实例来支持观点会更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