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2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本次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允许于作业中插入体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照片丰富作业内容。若有课件或微课视频需要展示,可提交附件。(提示: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黄元静

作业2

提交者:黄玉兰     所属单位:灵山县灵城镇中心校     提交时间:2016-10-23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学习给我的感悟

    这段时间来我通过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网络的发展改变我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是很好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学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另外此次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道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过读课文,画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了用动画制作的开凿的过程示例,学生会更能詹天佑这种方法的妙处。还依然借助字形线路图,看看火车的走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字走法的好处,更能体会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触的才能,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我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更养成了自己不断参加研修、网络学习的习惯。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