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截止日期 : 2016-11-10

作业要求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本次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允许于作业中插入体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照片丰富作业内容。若有课件或微课视频需要展示,可提交附件。(提示: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将不能提交。

作者 :黄元静

作业2

2016-10-08发布者:专家黄元静浏览(0 )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分析、组合和存储、再现,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形成“知识爆炸”。这也使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生学习的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把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

信息社会中,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电子教育传播媒体被开发和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这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遇。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将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和信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利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具有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

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广大教师还缺乏准备,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

信息技术知识的高科技性、发展的迅捷性及庞大的教育对象群体,决定了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通俗性、应用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其中通俗性,要求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性,要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性,即努力形成自我完善的智能结构,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以对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为例,主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践技能方面主要包含微机硬件系统及简单操作技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数据库及应用软件。

这两个方面意在使普通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般了解,对基本操作技能有较熟练的掌握,对多媒体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对于学生提出的一般性问题能给予答复。同时,能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老师评语

能层次分明地叙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观点正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