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2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本次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允许于作业中插入体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照片丰富作业内容。若有课件或微课视频需要展示,可提交附件。(提示: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黄元静

作业2

提交者:莫翠善     所属单位:钦南区丽光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2    浏览数:1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的教育教学系统、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过程相比,信息化教学有了质的变化,给我们的实际教学也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

三、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

四、信 息技术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作用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比如说以前哪个字不会,同学们很快的想到用字典来查,或者是问老师。但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除了查字典,问老师,还可以用电脑或者用手机来查,省时省事又方便。而且在家有电脑的,可以用电脑来帮助查询那作业难题,或者问爸妈等亲人拿手机来查。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老师也受益匪浅,老师也不是神通广大,什么都懂。所以同样也可以用手机电脑来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我自己运用最多的是百度,在百度上可以让我大开眼界,利用电脑手机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并运用到实际.也可以运用课件多媒体教学,再也不用写那么多粉笔字,吸粉笔灰.学生又比较喜欢多媒体教学,课堂很是活跃,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是吗?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