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2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本次培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允许于作业中插入体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照片丰富作业内容。若有课件或微课视频需要展示,可提交附件。(提示: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将不能提交。

  3. 发布者:黄元静

作业2

提交者:郑秀文     所属单位:钦南区丽光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11    浏览数:6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的教育教学系统、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与传统教学过程相比,信息化教学有了质的变化,给我们的实际教学也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因此,网络环境下,通过图、文、音、像信息,更为形象、具体地表现学习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熟悉的的学习情境。通过演示动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地与形象生动的画面相结合,集画面、声音、文字等于一体。这样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熟悉的环境和生活经验产生了某种联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到主动的探索学习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使农村的孩子眼界更为开阔,弥补了现实物质条件缺乏带来的局限。

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备课教学任务相当的繁重,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研修和自我专业素质的提升。信息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得教学更加的轻松和自如。教师能有更多的灵活性来安排教学,激发教学的创造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的确确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进了传统教育中不合适宜的方面,将更新更为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形式带到了世人面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为教师摆脱了繁忙的教学任务,为学习者摆脱了机械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效率、主动性和能动性。

你阐述的观点明确,从师生的发展来反应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