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1-19

作业要求 :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黄元静

校本研修成果

2016-11-11提交者:学员陈绵程浏览(0 )【推荐】

校(园)本研修成果

姓名

陈绵程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在工作坊

研修主题

认识线段

评价定型

原来教学设计

课例展示思考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体会和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画线段,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和操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点,建立起线段的直观映象,了解线段的基本属性。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线段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图片上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刚刚小朋友们用的线,你能把这些线分成哪两类?

出示图片。指名分类。

指出:对,生活中的线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我们可以这样把它们分成两类。

(二)操作观察

1、认识线段特点

1感知线段。

看一看请你观察一下你桌上的棉线,看看这根线是什么样的?

一说:你是怎么让它变直的?

到哪里?

小结:老师两手捏紧的地方是线的两头,也叫两端。我们把拉直的线固定在黑板上,刚才两手捏紧的这两端可以看作两个点,我们就叫它端点。

读一读“端点”  

一问:这段线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找一找你们棉线的端点在哪儿?

小结:像这样把一根线拉紧,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时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上的新朋友—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2、继续变化棉线的方向,追问:

辨一辨现在这段线能看作线段吗 

3.认识线段。

说一说:这个图形由什么组成?这条线段这两端的点表示什么?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4.判断强化。

写一写:完成想想做做

5、线段还藏在我们身边。

黑板面的边、课本面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都可以看成线段。

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作线段吗?  

小结:

我们刚才找出的一些物体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所以都可以看作线段。

(三)操作比较

1、感受线段长短  

演一演这张长方形纸上能找到几条线段?

小结:,我们发现有些线段要长一些,有些线段要短一些,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四)实践尝试

1、学习线段画法

2.归纳画法。

想一想你是怎么画的?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呢?老师没有直尺怎么办?

小结:只要物体直的边就可以用来画线段,一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体会和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画线段,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和操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点,建立起线段的直观映象,了解线段的基本属性。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线段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老师把它们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线分成哪两类?

出示图片。指名分类。

指出:对,生活中的线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我们可以这样把它们分成两类。

(二)操作观察

1、认识线段特点

1感知线段。

看一看请你观察一下你桌上的棉线,看看    这根线是什么样的?

拉一拉:你有办法让它变直吗?

一说:你是怎么让它变直的?

指一指:老师拉紧的这一段直的线从哪里到哪里?

小结:老师两手捏紧的地方是线的两头,也叫两端。我们把拉直的线固定在黑板上,刚才两手捏紧的这两端可以看作两个点,我们就叫它端点。

读一读“端点”  

一问拉直的这段线有几个端点?前后桌讨论一下(板书:两个端点)

找一找:你们刚才拉直的棉线的端点在哪儿? 

思考: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两手间的这段线,谁能完整地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像这样把一根线拉紧,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时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上的新朋友——

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2、继续变化棉线的方向,追问:

辨一辨现在这段线能看作线段吗 

小结:像这样,两手拉紧的线不管的方向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它们都可以看作线段。

3.认识线段。

说一说:这个图形就是什么?这条线段这两端的点表示什么?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4.判断强化。

写一写:完成想想做做

5、线段还藏在我们身边。

黑板面的边、课本面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都可以看成线段。

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作线段吗?找到了告诉你的同桌。  

小结:

我们刚才找出的一些物体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所以都可以看作线段。

(三)操作比较

1、感受线段长短  

演一演这张长方形纸上能找到线段吗?这张纸上还隐藏着线段呢!看老师把它找出来。  

折一折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段更长一些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更短一些的折痕吗?跟同桌说一说。

小结;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有些线段要长一些,有些线段要短一些,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四)实践尝试

1、学习线段画法

2.归纳画法。

想一想你是怎么画的?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呢?老师没有直尺怎么办?

小结:只要物体直的边就可以用来画线段,一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

教师示范沿直尺的边画线段边说明方法。

请你利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点或短一点的线段。

新修改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哪些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通过自我探索的方法更容易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未来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1、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要求

2、让学生多次动手实践加深数学内容的理解

3、注重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老师评语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通过自我探索的方法更容易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