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1-10

作业要求 :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黄元静

校本研修成果

2016-10-21提交者:学员李欢玲浏览(6 )

 

()本研修成果

姓名

李欢玲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所在工作坊

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实践

评价定型

原来教学设计

课例展示思考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流程

(一)引出话题

1、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大自

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2、咦,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这个“课本”里又写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二、了解诗意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你发现没有,哪几个小节的内容是相同的?
你们真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回答正确,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两个小节为什么要相同呢?请大家说说。

三、品读感悟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诗歌的第二部分品读感悟: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
、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读2

5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来。把你找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交流。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鸣禽   野花   青山   绿水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2)这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
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1)请同学们在四人学习小组中,再细细品读25节,一同讨论,全班交流。
   
3
、读完第五节后,你一定发现这里还有个空,可以填上很多内

容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去感受大自然呢?请你发挥想象,像诗人一样来创作一段。

四、反复诵读
1
、同学们体会得多准确啊,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2
、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啊!我感到快乐温馨、豪情壮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3
、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五)活动拓展

大自然是本什么样的课本呢?

1.大家动手写写

2.每人搜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3.祖国到处都( )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 )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继续学习课文

(一)、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二)、品读感悟

  1.——课件(文字)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读25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来。

2)把你找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鸣禽   野花   青山   绿水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这四组不同的事物就仿佛是大自然的4页书,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沟通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亲近大自然。)

3)这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课件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1)请同学们在四人学习小组中,

再细细品读25节,一同讨论,合作学习3分钟。  

2)在共同的探讨中,同学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发现了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大自然的:第二节的翠竹、松柏、果园、沃野是亲眼所见的,第三节的鸣禽、野花是亲身参与的;第四节的青山、绿水是亲耳聆听的;第五节的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是用心感受的。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课件点击后依次出现“破折号和后面的文字”:

  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亲眼所见

  鸣禽   野花                             ­——亲身参与

  青山   绿水                             ­­­——亲耳聆听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用心感受

  3.读完第五节后,你一定发现这(                    

请你发挥想象,像诗人一样来创作一段。

三、反复诵读

  1.同学们,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1)读的时候要注意:无论读到哪一节,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听到了青山绿水的对话……带着想象来朗读,能把诗读得更美。请一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2.面对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首诗了,请各位小评委给我打打分吧。

——课件(文字)滚屏

   来,配上优美的音乐,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课件:音乐+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3.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四、活动拓展

交流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开 “大自然的赞歌”诗歌诵读会。

新修改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哪些特点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充分的想像,将文本读通、读实、读厚。

  2.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未来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1、让学生多提问题

2、注意问题的分析

3、突出重难点。

4、读中感悟,读中联想。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