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1-10

作业要求 :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黄元静

校本研修成果

2016-10-21提交者:学员黄萍萍浏览(2 )

 

()本研修成果

姓名

黄萍萍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所在工作坊

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

评价定型

原来教学设计

课例展示思考后教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
能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3.感受作者对家乡与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
、坚持以为本,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她有优秀的传统文明的文化底蕴,还有着诸多的传统习俗,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沈从文走进了湘西,领略了湘西所特有的端午节的民俗,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另外一位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走进北京,去领略北京这个古都所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簸箕(   )      烙饼(   )     阖家(   )    捅进(   )   大吃大嚼(   )

秫秸(   )      晾干(   )     疙瘩(   )    发鬏(   )   邪魔鬼祟(   )

打更(   )      栗子(   )     糖黏(   )    涿州(   )   渍酸菜  (   )     

2.常识简介

⑴“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丑年出生的人属牛,再遇丑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2)本命年有什么讲究?

【参考】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3)作者简介:刘绍棠,现代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 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京门子脸》、《柳敬亭说书》,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等19917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写作本文时,作者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最后一节)

2.作者60岁,恰逢本命年,他回忆了什么往事?(过春节)

3.春节在二十四节气中吗?请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第一段)春节与二十四节气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参考】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明确】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有二十四节气来衬托春节

4.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在忙什么事情?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阅读全文,用圈点勾画法理出来!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1)炒年货    2)吃腊八粥    3)买糖果     4)挑绒花     5)杀牲禽 

6)备食物  7)送灶王爷    8)换门神     9)守除夕岁   10)拜新年

5、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文中哪几个词表现出这种年味儿的不断加深呢?

【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这几个词语属于同一类型,但是逐级上升的)

6.作者回想的众多习俗中,哪些最能吸引你,选择两、三件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习俗中所包含的浓浓的年味。

7、在作家笔下,京郊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气氛真是浓浓郁郁,你觉得为什么过年如此隆重,享受劳动成果,还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期盼呢?(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讨论)

四、思考讨论,合作交流

(一)、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
、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说出过年的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
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拓展延伸,交流展

现在,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洋节”大举入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你的建议!

.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是每一个龙的传人的情感归宿。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将我们的民俗,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感受作者对家乡与生活的热爱

3 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坚持以为本,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包括文本、影音、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媒体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产生了解过去过年情形的欲望,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己积累字词拼音,上黑板展示,同学之间互纠正互记

2.常识简介

⑴“本命年”是什么意思?(学生自查资料,课堂中展示)

【明确】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丑年出生的人属牛,再遇丑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2)本命年有什么讲究?(学生自由发言)

【参考】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3)(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刘绍棠,现代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 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京门子脸》、《柳敬亭说书》,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等19917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写作本文时,作者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最后一节)

2.作者60岁,恰逢本命年,他回忆了什么往事?(过春节)

3.春节在二十四节气中吗?请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第一段)春节与二十四节气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参考】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明确】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有二十四节气来衬托春节

4.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在忙什么事情?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阅读全文,用圈点勾画法理出来!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来。(小组合作,集中各成员的概括,并交流明确)

1)炒年货    2)吃腊八粥    3)买糖果     4)挑绒花     5)杀牲禽 

6)备食物  7)送灶王爷    8)换门神     9)守除夕岁   10)拜新年

5媒体显示归纳的十件习俗

6、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文中哪几个词表现出这种年味儿的不断加深呢?

【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这几个词语属于同一类型,但是逐级上升的)

7.作者回想的众多习俗中,哪些最能吸引你,选择两、三件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习俗中所包含的浓浓的年味。

8媒体出示送灶王爷等幻灯片: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中反映的习俗;说出所寄托的寓意,这些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答:平安、团聚……

四、思考讨论,合作交流

(一)、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
、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2
、快速阅读、跳读《饺子过年》、大学生谈过年等拓展性资料,找出作者对过年感受的句子,使学生自主加入探讨。(学生交流,媒体显示)

3
、引导学生说出过年的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
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拓展延伸,交流展

现在,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洋节”大举入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你的建议!

.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是每一个龙的传人的情感归宿。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将我们的民俗,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新修改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哪些特点

1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

2、突出给学生更多展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

未来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由原来的教师讲为主,变为学生的展示交流为主,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乐学,完成教与学两大任务。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