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黄元静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刘宁宁     所属单位:钦州市子材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29    浏览数:0     







 
 
 
 
 
 


 
 


 


 
 


 
 


 
 


 
 


 

()本研修成果


 

 

姓名


 

 

刘宁宁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在工作坊


 

研修主题


 

 

如何让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定型


 

 

原来教学设计


 

 

课例展示思考后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可爱的小猴图片(取名为盼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盼盼打招呼。


 

  2.盼盼带来了8个桃(出示图片),它想把其中的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呢?(出示问题)


 

  3.大家愿意帮帮盼盼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操作:把6根小棒(代替桃)任意地分一分。


 

  (2)全班交流,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分法。


 

  (3)观察分法,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出示这句话,教读)(同时板书课题)


 

  (5)同桌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通过分一分,不仅帮助小猴盼盼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想想做做1


 

  要求学生用手势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并说理由。


 

  3.教学第30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2)请学生先各自想一想,再用小棒代替桃分一分。


 

  (3)分完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全班交流,教师出示不同的分法。


 

  (5)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8个桃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平均分,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虽然分成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都符合要求。


 

  4.教学例2


 

  (1)出示问题:如果把这8个桃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小组合作用8根小棒代替桃分一分(找一组到前面来分桃)


 

  (3)集体交流,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板书4)你是怎样分的?


 

  (4)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5)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5.教学第31试一试


 

  (1)让学生按要求先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2)集体交流,指名演示分的过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导入:盼盼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这么能干,邀请我们去参加闯关游戏呢!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想想做做2


 

  (1)先让学生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然后填空。


 

  (2)集体交流订正


 

  (3)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说一说一共有几块,每几块一份,分成了几份。


 

  (4)真棒,祝贺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


 

  2.第二关:想想做做3


 

  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小棒代替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并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后核对,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太好了,祝贺大家又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一、情境中感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是谁来了?你看,美猴王吹6个桃 ,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加深认识: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各小组先讨论讨论,再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按交流结果,每份2个,每份1个)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想想做做1题, 谈话:看到大家明白了平均分,美猴王拿出了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哪些分法是平均分?怎么才可以使萝卜也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孙悟空看到大家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


 

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 )个,可以分给( )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三、应用中深化


 

1.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一起动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几根小棒,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12根小棒按照每几根一份的方法进行平均分,这与刚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2.圈一圈(想想做做2题)。 谈话:圆圈图每2个一份,就是每2个一圈;饼干图每5个一份,就是每5个一圈。 学生明确图意后独立在书上圈一圈,然后组织交流。


 

3.想一想(想想做做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 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不画图,你能想出这15个气球,每人分得3个可以分给几人吗?
  5.说一说。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 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利用微课回顾整节课的重难点加深对平均分的掌握程度,以便为接下来的除法做好铺垫。 

 

 


 


 


 


 


 


 


 


 


 


 


 


 


 


 

 

新修改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哪些特点


 

 

我在忠于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创新,原来是课本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圈一圈再填空,可是考虑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概念学习中会很枯燥,所以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把第一小题里的饼干换成奖励棒棒糖,这样使得原本低沉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热活起来,通过小老师角色扮演再到听话孩子得到奖品,每个人都能体会平均分。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渐脱离直观动作,向抽象思维过渡,为认识除法的教学埋下伏笔。


 

设置拓展提升概念这个环节,主要考虑到平均分这个内容相对简单,在认识平均分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后,还可以联系之前的乘法内容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提升。内容要有层次性,可由基础题到扩展题,进而体现练习题的一定深度,这节课注重动手实践拼摆,让学生自主学习,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然后通过引导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翅膀,自主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知识带来的奥妙在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关注合作学习整体活动的同时,更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让他们在合作小组中担任适合自己的角色,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注重对他们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师有效正确的指导和设计合作内容,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主动、健康地发展。


 


 

 

未来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对于学生的认知难点进行仔细设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一下,对于平均分的意义,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解剖,这样学生好接受,才是真正的难点突破。尤其在提问语的设计,应该要从入手,还要多考虑学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然后,对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尽量做细,就是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修改后的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