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的素养

发布者:李淑晶     所属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6-10-26    浏览数:0

         提升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教师还应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当代主流教师观是复合性的,教师发展的矢量特征就是要反映时代对教师的这种复合性要求。如何在发展中体现复合性与专业性,是实践的一种前驱。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通过主体间的理解和主体的创造活动去实现社会的进步,也是知识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正是这一特征在当代教育中的表现。

1、教师发展与实践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时期,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应当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与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同时,创新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2、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些元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到鲜活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会推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就是教师工作创新、教师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

3、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所以,这种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思想的培训,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而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建设,就应当创造条件,使教师主动地去理解教育,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体味元教育的问题。

4、教师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社会过程,应当把社会性的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研究活动的中心。中小学和大学应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成为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开放的学习社会。   

5、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显现出阶段性,教师发展的中心是专业成长。这种发展的阶段,成长的水平,都需要由制度来保障。教育评价就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分等与激励,这两方面在教师教育中都应以促进教师教育质量提高为宗旨。

 6、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和活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性、专业性、长期性、创新性、自律性多方面特质,在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确保教师专业价值和功能发挥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一个由"先知"精神与"善表"精神、师范精神与时代精神、信念精神与伦理精神、诲人精神与民主精神有机统一的多元复合的结构系统。

 7、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具备渊博的陈述性知识和深厚的程序性知识,并以几种基本的哲学观点引导自己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知识信息、思想观念引导的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理态度就整合为新时期教师的智能结构,实现教师智能结构从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化。

 教师如何通过专业活动获得自身专业发展呢?我也作出如下几点建议,作为自勉 。

一、要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要想成为一名专业化教师,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已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都会有新的发现,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要认识到自己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另外,还要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能根据实际情况,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不需要别人的催促,进行自我管理。

三、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我们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承认自己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与帮助。

四、将生命价值融入到事业中去。

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要从中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一名真正的专业化教师就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并从职业中得到快乐和发展的人。

新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让我们在学习型组织中去学习、实践、反思、创新,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老师。

 

推荐理由:"如何在发展中体现复合性与专业性,是实践的一种前驱。"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