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线下活动证明 > 正文

综合活动:我为小熊设计桥

2016-11-24  发布者:李非洲  浏览数( -)

 

综合:我为小熊设计桥

[活动年段] 大班

[执教教师] 李非洲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上桥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及表现形式设计或制作各种造型的桥。

3.尝试合作创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桥的外形,以多种形式表现自己设计的桥。

[活动难点]了解桥的种类(形状、材质)和用途。

[活动准备] 几种常见水上桥的图片,画纸、水彩笔、剪刀、各种空盒子、纸卷筒等设计桥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引趣初步了解水上桥的作用

和幼儿一同边说儿歌《小熊过桥》边做手指操动作。

二、基本部分(初步了解常见的水上桥的外形特征及在生活中的用处。

1.说一说“我收集的桥”

教师出示图片和幼儿共同交流收集的桥图片,交流同时对桥的基本构造、种类、用途进行初步了解。(引导幼儿说出有桥墩和桥面)”

教师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桥的种类很多,造型也各不一样,桥的用处很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有的桥造在水面上可以帮助我们安全快速的到达河对岸;有的桥造在城市中可以缓解交通阻塞;总之,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2.运用不同方式表现“我设计的桥”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动手操作。

2)教师指导

手工的幼儿:重点指导分工合作,商量一下谁负责做桥面、桥墩及固定。(各种废旧材料)

画桥的幼儿:引导幼儿运用线条画造型各异的桥。

搭建桥的幼儿:引导借用各种纸壳盒尝试搭建桥并进行固定。

装饰桥的幼儿: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以涂一涂,贴一贴,画一画的形式对桥进行装饰。

3)幼儿整理材料。(提醒幼儿对周围环境的照顾)

四、分享交流。

让幼儿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桥,教师给以表扬和鼓励,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将绘画幼儿的作品粘贴墙上,将手工与装饰的幼儿作品摆放在展台上)

三、结束部分(说说自己设计的桥,体验成功的快乐

鼓励幼儿尝试运用自己制作小桥走过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上桥的外形特征及用途。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及表现形式设计或制作各种造型的桥。尝试合作创作,体验合作的快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在分段学习时:

   第一段是通过小熊过桥的手指操引入本次活动我为小熊设计桥,让幼儿初步理解小竹桥的构造,材质用途。

   第二段时,通过观察图片家乡的桥了解桥的构造,材质,造型为接下来的我为小熊设计桥做铺垫。

   第三段是通过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桥的设计搭建。

本次活动幼儿基本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活动中也抛抛开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活动时把幼儿观察、了解、体验、动手操作等作为重点,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桥的基本构造、材质、用途。又帮助孩子们对桥的造型有了一定的概念,为后面的动手制作桥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活动中,设计的提问是开放式的,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有的孩子回答问题的次数很多,有的孩子没有回答过问题。没有做到对幼儿问题的有效回应。比如:在观看赵州桥图片中,有一个孩子说到,赵州桥唯一的缺点就是它上面有洞,当时我没有给予总结,和回应或帮那个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回想一下,我想我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这样解决:“你真是注意观察的孩子,可是有小朋友知道赵州桥上面的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幼儿会自由的猜想)小朋友有很多的想法,可是我想问问小朋友,当水涨到特别高时会把桥怎么样?(淹没)那如果有了这些洞呢?(水就会从洞里溜出去)这次的教训也告诉了我,下回再设计课时,首先老师要仔细的先观察图片,提前预想出孩子的回答。后来的环节没有幼儿的分享与交流体现,如果有幼儿介绍自己为小熊设计的桥的环节会更好。

教学活动是通过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不断突破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吸取好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下更注意细节方面的处理,注意幼儿能力的培养。了解孩子们的需要,找出自身问题。通过命题教研活动从而寻求更适宜有效的教学方法。

线下活动证明

最新线下活动证明

热评线下活动证明

热门线下活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