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线下活动证明 > 正文

粉刷匠

2016-11-28  发布者:李天月  浏览数( -)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朋友的书 勤劳的人们》PPT粉刷匠的画面  

提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请幼儿来学一学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  

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 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  

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  

活动反思  

1.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学会这首歌,我多次让孩子唱,激发不同的情感去唱,来体验这首歌中的滑稽,轻快的情景。但是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带着孩子们唱,我的声音一直放的非常的大,其实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我可以声音轻一点,让孩子声音大一点,主动权交给他们。  

2.教师的评价缺少  

一个活动的好坏,还缺不了教师的评价。而在活动中,我也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评价,但大多是集体评价,也比较单一。在活动中多一点个别评价,或在孩子刷墙壁时,对他们进行不一样的评价,如:你的房子刷的真漂亮,啊,你里面都刷了…….相信这样的评价,幼儿的兴趣会更高.  

3.教学动作再夸张一点  

好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的教态.教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以下启示:  

态也包括语言和肢体。而粉刷匠,需要用动作来表现粉刷匠的滑稽幽默的风格。可能跟我个人的性格有关吧,课堂上我还是放不开。如果我放的更开得话,可能活动的效果还会更好。  

在整个活动中,发现教师要尊重儿童,在平等的师幼关系中支持儿童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按照《纲要》的基础要求对自己角色定位进行调整。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因是多元的角色:如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指导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如此定位,幼儿的主动学习才有机会形成。

线下活动证明

最新线下活动证明

热评线下活动证明

热门线下活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