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2016-11-04 发布者:关明杰     浏览(0)

(一)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失去身体健康一样,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幼儿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不是某一两个幼儿,而是幼儿的群体,所以幼儿教师的心理失常,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作为幼教的每一个人都应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除父母之外,排在第二位的就应该是教师了。在早期教育的今天,幼儿教师更是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育最为迅速、最为旺盛的时期,这里说的发育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发育,还指心理上的发育,从幼儿的心理特点上可以逐步看出,幼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与其朝夕相处的教育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大多是影响其一生的。教师健康的心理在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幼儿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也是与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直接相关的。而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受害最大的自然是孩子,比如说:




  1. 师的学习动机不高会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2. 师情绪不稳定会使幼儿发脾气、争吵、说谎等社会行为问题;



  3. 师缺乏自信心会成为一种错误的示范,造成幼儿性格和情绪问题,使幼儿自卑、胆怯、退缩等;



  4. 师行为冲动直接影响幼儿产生不良习惯,咬指甲、眨眼、皱额、咬衣服等。


⑤教师缺乏爱心,幼儿会跟着发生,性格和情绪问题,任性、自私、固执等。



(三) 
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卫生保健,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应该怎样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第一、注意教师的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影响幼儿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这要求教师无条件地爱孩子,无论美或丑,无论聪明亦愚钝,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


第三、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社会性的培养与教育进行。我国著名医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行为,能为幼儿园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幼儿教师来说,每一个人都要加强自己的心理健康防护,提供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对社会来说,我们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审核与心理健康防护工作,让幼儿教师更愉快地工作、学习、生活。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才能我们的孩子能生活在一片健康的蓝天之下。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