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请各位学员围绕选定的一节课,提交一份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录制视频课例,最终将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一起提交。
要求:1.课堂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2.视频课例时间:10-20分钟
         3.内容必须原创,如有雷同,视为无效

作者 :项目管理员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2016-11-11提交者:学员肖丽浏览(0 )

活动名称  故事:七只小猴去旅行         中一班         授教人: 肖 丽

活动目标  1、 感知小猴子的旅行历险记,体验其中幽默有趣的情节,知道要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和危险的事。

              2、 通过提问和阅读警示牌的形式,把小猴子旅行的经历,感知调皮的小猴子转变的过程。

              3 、喜欢阅读小孩子旅行的图画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实物展示仪,幼儿会玩“猴子学样”的游戏

              2、  警示牌图片

活动过程  1、 游戏“猴子学样”引出主题

              — 教师在前面表演各种身体动作,全体幼儿扮演小猴子,幼儿观察老师的动作。学习模仿表演动作。

              — 教师:爱模仿的小猴子要去旅行了,他们会遇到大些有趣的事情呢?

              2、 引导幼儿看书,自主阅读故事《七只小猴去旅行》 教师:故事里有几只猴子?小猴子到了那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3、教师放大幼儿用书,采取提问的方式感知阅读

               ——教师:画面上有谁?有几只猴子?

               ——教师:小猴子看到了什么?牌子上写什么?小猴子做什么?

               ——教师:后来小猴子遇到了谁?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它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猴子回家走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4、教师完整叙述画面故事。

              5、围绕重点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并阅读警示牌上的警示语。

               ——教师:出示相应的警示牌。大树旁边,警示牌上写着什么?小猴子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阅读警示语,禁止摘花,禁止爬树。

              怪兽为什么能抓小猴子?让幼儿阅读警示语。禁止入内。

             —— 教师:(出示警示语):怪兽在河边看到了什么? 它是怎么消失的?幼儿阅读汉字,禁止入木桶。

             —— 教师:  (出示警示牌):  调皮的小猴子后来转变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带领幼儿一起阅读警示牌上的汉字:禁止穿行。并教育幼儿遵守公共秩序。

             带领幼儿阅读警示牌上的警示语; 启发幼儿想象,大树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谁放的呢?大木桶旁边的牌子是谁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

             6 、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你喜欢小猴子吗?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教育孩子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和危险的事情。

 

           

 

              

 

 

老师评语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最新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推荐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热门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热评课堂教学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