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请各位学员围绕选定的一节课,提交一份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录制视频课例,最终将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一起提交。
要求:1.课堂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2.视频课例时间:10-20分钟
         3.内容必须原创,如有雷同,视为无效

作者 :项目管理员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2016-11-11提交者:学员付艳丽浏览(0 )

活动名称:《大浪和小狼》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中的高低起伏,划分音乐的段落。

2.能够让孩子感受、理解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力度,尽情的融入游戏情境中。

3.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孩子的情绪在音乐中得到满足,体验生活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体验音乐中的高潮与低潮,音乐中情绪之间的相互转换。

活动难点:创编音乐中的动作,将音乐与舞蹈动作进行完美的结合,充分的表现音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浪和小浪》的音乐绸缎。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以问答、的方式导入。

1.你们见过大海吗?

2.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3.海里都居住着什么呢?

4.大海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生气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  过程:(一)学习音乐。1.让小朋友欣赏音乐《大浪和小浪》

2.分析音乐中的段落。

师:音乐欣赏完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啊?那聪明的你们能告诉老师音乐重复了几次?它有几个段落呢?

(二)感受音乐。1.老师配合朗诵讲述情境,语调与音乐情绪协调,运用表情让孩子感受音乐中的力度、情绪情感的变化。2.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用动作将音乐表现出来。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你们跳一段有关海浪的舞蹈好不好啊?

师:那么刚开始海面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接着呢?那到了狂风巨浪的时候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那我们现在配合着音乐试一试好不好啊?

(三)表演音乐。(老师边做动作边引导孩子)

(四)游戏《大浪和小浪》,利用道具来完整的表现音乐。

师:看看这是什么啊?那你们猜猜老师拿这个做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可以拿它当作海浪,那小朋友想想拿它当海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出方法并且将音乐和动作结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出来)

(五)丰富游戏,在道具的基础上将小鱼的角色添加到游戏中。

师:小朋友们第一次配合觉得棒不棒,非常棒,想不想再玩一次?

师:好,还记不记得老师在游戏的时候和你们说过海里还有鱼呀,那小鱼在游戏里应该怎么做呢?(再一次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编动作,丰富游戏的内容,将音乐表现的更加的丰富。)

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的变现老师很满意,老师看出来你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都很认真,老师很开心。现在请你们帮老师把他们折叠好,然后我们要准备结束今天的游戏。

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之后,老师想让你们回家后想想,除了用绸缎来表示海浪,还可以用什么?海里除了小鱼还有好多其他的生物,你们想一想还可以在游戏中添加什么动作来表现出其他的生物例如海草之类的,然后下节课和老师还有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好吗?

老师评语

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最新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推荐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热门课堂教学实践成果

热评课堂教学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