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

坊内坊员通过工作坊论坛、同伴协作、工作坊qq群等多种渠道交流研讨,提交一份最终课例展示思考后的教学设计,并与原教学设计进行对比,梳理总结研修成果。

要求: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作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成果

2016-10-11提交者:坊员陈淑丽浏览(7 )【推荐】

校(园)本研修成果

姓名

陈淑丽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所在工作坊

研修主题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中,让它能更好的辅助教学。

评价定型

原来教学设计

课例展示思考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4个装水的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小药匙、食盐、面粉、沙各1份、观察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装水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小药匙、食盐、面粉、沙各1份、滤纸、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谈话:(师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里,并进行搅拌。)老师刚放入的食盐哪里去了?溶解的过程你看到了吗?想看到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看看食盐在水中是怎样被溶解的,其他物质在水中到底又是怎样溶解的呢?板书课题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1.引导想象: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能看清食盐在水中是怎么样溶解的呢?用什么样的物质放在水中溶解,我们才可以看得清它溶解的全过程呢?

2.讲解:((拿出高锰酸钾)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3.注意事项: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像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示范)为了使同学们更清楚的看到食盐溶解的过程,我们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代替食盐来进行实验。

4.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5.分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

(1)想一想:高锰酸钾颗粒放多点好还是放少点好?

(2)学生交流

(3)实验操作:(出示实验方法)同学们拿出记录表(一),结合书中25页的内容,按照实验步骤边实验边填写记录表(一)

(4)学生分组实验,填好记录表。

(5)汇报:结合表格汇报观察结果,填写。

1)同学们要认真注意观察,我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之后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分散的。

2)我们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段时间以后,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3)是不是经过搅拌,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我们还能在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吗?

4)高锰酸钾颗粒消失,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那位同学,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状态。

6.设疑:同学们知道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那么高锰酸钾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7.师演示过滤高锰酸钾。

8.讨论:通过过滤,我们并没有把高锰酸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板书)高锰酸钾溶解了吗?理由是什么?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谁来推想一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讲述:我们上节课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下面我们再分组重温一下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实验,与高锰酸钾溶解的实验比较一下,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记录表(二),汇报结果。

3.讨论:比较: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沙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学生分组交流汇报

5.小结: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巩固延伸:

 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的?

 (五)总结拓展

你们知道妈妈在家洗带油的碗的时候要用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看不见  微粒

物质溶解的特征     均匀地   稳定地

                    不会自行沉降、

                    过滤不能分离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4个装水的烧杯、4个搅拌棒棒、4个小药匙、高锰酸钾、食盐、面粉、沙各1份、两份观察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2个装水烧杯、搅拌棒、高锰酸钾、小药匙、食盐、面粉、沙各1份、滤纸、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最喜欢做实验了对不对?但是不要着急先看老师做一个实验,请看(师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里,并进行搅拌。)老师刚放入的食盐哪里去了?这是上节课我们用食盐做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是溶解,但溶解的过程你看到了吗想看到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看看食盐在水中是怎样被溶解的,其他物质在水中到底又是怎样溶解的呢?(板书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1.引导想象: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能看清食盐在水中是怎么样溶解的呢?用什么样的物质放在水中溶解,我们才可以看得清它溶解的全过程呢?

2.讲解:(拿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那么谁能看着桌子上的高锰酸钾给大家描述一下它?

3.注意事项:说的很好,我们来看一下对它标准的介绍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像老师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示范)为了使同学们更清楚的看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代替食盐来进行实验。(板书:食盐——高锰酸钾)

4.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水变成紫红色)

5.分组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

(1)讲述:(下面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实验材料其中一个装水的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药匙进行实验,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怎样慢慢变化的,能否让我们看到物质溶解的全过程,进而了解物质溶解的特征(板书))想一想:高锰酸钾颗粒放多点好还是放少点好

(2)学生交流

(3)实验步骤

A.用药勺取3-4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从烧杯侧面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刚进入水中的状态及变化,做好记录;(掉在外面的药品不要放回去,以免污染药品)

 B.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好记录;

 C.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混合物静止时的变化,做好记录。    

讲述:拿出记录表(一),结合书中25页的内容,按照实验步骤边实验边填写记录表(一)

(4)学生分组实验,填好记录表,巡视指导。

(5)分组汇报:结合表格汇报观察结果,屏幕填写。

1):(教师示范讲解,把几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同学们要认真注意观察,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之后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分散的。

2):高锰酸钾颗粒到了水中后下沉,下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紫红色向下条痕,之后紫红色慢慢扩大。

师:我们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段时间以后,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3):对,是不是经过搅拌,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我们还能在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吗?(学生回答)板书:看不见  微粒

4):高锰酸钾颗粒消失,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那位同学,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状态。(生:描述。)

6.设疑:同学们知道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沙和面粉在水中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那么高锰酸钾在水中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分离出来呢,你们是不是有些怀疑?(学生猜一下)

7.演示:想证明一下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师演示过滤高锰酸钾)

8.讨论:通过过滤,我们并没有把高锰酸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高锰酸钾溶解了吗?理由是什么?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谁来推想一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讲述:我们上节课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下面我们再分组重温一下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实验,与高锰酸钾溶解的实验比较一下,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注意:按照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步骤依次做,搅拌棒、药匙不能混用,及时填写记录表(二))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记录表(二),汇报结果。

3.讨论:我们通过实验已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溶解了。而面粉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借助记录表(二)比较: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沙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学生分组交流汇报

5、小结: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巩固延伸:

1.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的?

2.考考你: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分散在水中,不会(    )、也不能用(    )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应当怎样观察和区别?

(五)总结拓展:我要提出一个问题,看谁答得出。你们知道妈妈在家洗带油的碗的时候要用什么(洗洁精)?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你们答的那样呢,下节我们再揭晓答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学习知识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科学实验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大的惊奇与收获,同学们努力去探究吧!

板书设计: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看不见  微粒

物质溶解的特征       均匀地   稳定地

(食盐-高锰酸钾     不会自行沉降、

           ↓         过滤不能分离

    水变成紫红色

新修改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哪些特点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实验中清晰地观察的同时,利用课件知道每一步要干什么,怎么去做,教师每一步要做的都进行了细致的整,教学程序更加完整。

未来在设计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还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有力的帮手,进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老师评语

继续努力

附件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