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2-01

作业要求 :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题目:题目自拟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不能提交。

作者 :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10-28提交者:学员洪巧云浏览(2 )

《台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案例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故事情节。

2.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品味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一篇课文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那么我们知道,朱自清选取了一个非常新颖独特的视角,也就是父亲的背影,来为我们展现了深沉的父爱。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父亲的课文——李森祥的《台阶》(板书),这篇课文所选取的角度啊,同样是很别出心裁,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收获。(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轮读——齐读)(多媒体出示)

凹凼(āo dàng)  尴尬(gān gà)    烦躁(fán zào)   涎水(xián)  骨(kuà)

(gē)  撬(qiào)  黏性(nián)  (kāi)  舀米(yǎo)  庄稼(chá)  硌(gè)

提示学生注意:凹凼、尴尬、烦躁、撬的字形;涎水、揩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

  1. 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根据提示的问题,复述故事情节。

  1.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起因)

  2. 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经过)

  3.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结果)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起因)为此,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经过)然而,新屋造好了,父亲感觉“不对劲”、“不自在”,人老了,身子也跨了。(结果)

     

    四、合作研讨,把握父亲形象

    (浏览课文,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一句话:我从                      ,看出了父亲是一个                 的人。)(多媒体出示)

  1. 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从文中的什么地方,你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情景预设】

  1. 文章第2段:“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父亲感觉到太可惜。”(节约,十分要强,身体强壮)

  2. 文章第5段:“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辛劳,贫穷)

  3. 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什么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虽然没什么地位,但是有志气,不甘人后,而且有长远的生活目标。)

  4. 9-20段。(节俭、勤劳、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脚踏实地)、坚忍不拔、有着愚公移山的毅力)

  5. 22段:“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要强。前后对比,用具体事例写出父亲老了这个事实。)

  6. 24-26段:(表现了父亲对新台阶谨慎、小心的态度,写出了父亲对台阶的珍惜,侧面烘托了建造台阶的不易。)

  7. 27段:“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谦卑,老实厚道)

     

    五、品味细节

  1. 21段:“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却露出尴尬的笑。”

    导读:⑴这处细节描写中,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动作和神态呢?→“父亲两手没地方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里是动作描写,用了“抄”、“贴”等准确的动词,写出来父亲手足无措的样子。“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里是神态描写,用了形容词“尴尬的”,写出了父亲的拘谨和不自然。→⑵父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有着这样手足无措,拘谨和不自然的表现呢?→在台阶建成,放鞭炮诏告世人自己的愿望实现的时候。→⑶在这种背景之下,父亲不应该是趾高气扬、满面春风、扬眉吐气的神态吗?为什么父亲反而露出了这种尴尬拘谨的动作和神态呢?→⑷因为父亲不够自信。作为一个农民,父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难以一下子消除。就算是等到台阶建成了,愿望实现了之后,潜藏在他内心的那种自卑仍旧挥之不去。→⑸那么同学们,读完这处细节描写,你有什么感受呢?→心酸,悲楚。→对于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来说,读起来都有在一种心酸悲楚的感觉,更何况作为儿子的“我”呢?这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疼惜。

    2.学法指导:如何品读人物形象?

    ⑴品味细节描写,抓住人物主要特征。⑵联系上下文和写作背景,深入分析人物性格。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分析方法,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品味一下这一处细节描写。)

    28段:“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我连一担都挑不——动吗!”

    ⑴品味细节描写,抓住人物主要特征

    【情景预设】

    A.“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这里是动作描写,噔噔噔的拟声词,以及“跨”、“抬”等动词,写出来父亲上台阶轻松的样子,体现出父亲完全没有察觉自己已经老了。

    B.“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咯了一咯,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这里用了“踩”、“咯”、“停顿”、“提”等动词,细致入微地写出了父亲闪到了腰。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体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来父亲闪到腰时的窘态,从侧面烘托出父亲内心的那种懊恼。

    D.“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这里用了动作描写,写出来我对父亲的担心以及父亲的好强,用不服老的性格特征。

    E.“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里用了语言描写,一方面从父亲强硬的语气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父亲的永不服老,另一放慢,从父亲稍有停顿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确实老了,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这又从侧面更加突出父亲不服老的性格。

    ⑵联系上下文和写作背景,深入分析人物性格。

    父亲在闪到腰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呢?→若有所失→台阶建好了之后,父亲为什么反而感到表现出若有所失的样子呢?

    ①父亲之所以想要造高台阶,是因为想获得尊重,然而台阶造好了之后,父亲发现,台阶并没有给他来带他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即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因此反而“若有所失”。 (引导:父亲为什么要造高台阶?想获得尊重。那么台阶造好之后,父亲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了吗?)

    ②对于父亲来说,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引导:父亲是如何造起这九级台阶的?是靠着自己的劳动脚踏实地地造起来的。对于父亲来说,劳动就是创造,一旦不能劳动,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

    ③父亲把造九级台阶当成是自己生活的目标,人生的追求,当台阶建成之后,父亲反而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感觉生活没有了奔头。(引导:我们之前说,父亲是个有长远的生活目标的人,而台阶造好了之后,父亲反而失去了目标,人生没有了追求目标就失去了动力。)

    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父亲辛苦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但到老了的时候,却依然感到若有所失,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怜悯,疼惜……)那么你们在怜悯疼惜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要如何改变父亲的命运呢?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其实就根源于农村经济的极端落后。父亲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中国广大农民的缩影,不仅父亲一个人的创业是艰苦的,生活在经济落后的农村里的千千万万个农民,也和文中的父亲有着同样的命运。所以这篇小说,不仅借父亲的形象歌颂了中国传统农民的那种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勤俭节约等等的优良品质。更是借父亲这样一位值得尊敬却又令人疼惜的农民形象向我们发出深沉的时代呼唤,呼唤我们要关注农村生活,呼唤社会要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现状。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那么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六、总结归纳

    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其实已经将这篇文章解读得很透彻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是如何来学习这篇文章的呢。首先,我们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接着,我们结合具体事件,初步把握父亲的人物形象。最后,我们从局部入手,品味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这也是我们精读一篇写人记事的小说的一般步骤。在完成这三个步骤的时候呢,这篇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浮出了水面。

     

    七、课外作业

    请从选题、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等方面分析比较《背影》与《台阶》的异同之处。


(二)反思

1.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小说体裁的文章,所以我紧紧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展开教学,首先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复述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其次,重点分析小说的另一要素——人物,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接着,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在品味细节描写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通过与《背影》比较,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学会对比阅读,提高学生深度阅读文章的能力。

2.教学策略: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抓住细节描写,品味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课堂的有效性将会有所提高。

3.教学评价:一方面,本堂课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读细节,并进行学法归纳,最后运用所学方法当堂训练,基本上能保证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品读人物形象的方法。另一方面,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课堂中提及的三步走进行人物分析。但是,部分学生在第二个步骤——联系上下文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这一环节上,分析较为不准确,应进一步教导孩子如何联系上下文提取关键信息。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