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集成信息能力的培养

2016-12-29  发布者:李芸芳  浏览数( -)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集成信息能力的培养

                                                                                                                                                                    百花洲小学:李芸芳

内容提要: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较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但对于学生如何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并精要地表达信息这一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本文将重点谈谈本人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分享课外阅读成果,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

但在学生交流资料时,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交流冗长,无针对性;照本宣科;交流时间过短,印象不深),针对以上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集成;处理信息;交流资料

正文: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分享课外阅读成果,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并在这样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事与愿违,不但没达到预期效果,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困扰着我。

1.学生交流资料时,便把下载打印的资料或抄写在笔记本上的资料照本宣科,这样不但没有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耽误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2.学生在进行交流时,有的是文中的字都不认识,站起来念都念不通顺,有的是念的速度快,到最后读的人似懂非懂,听的人更是稀里糊涂。对他人的介绍不了解,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没有达到交流共享的目的,也就没有实现共同发展。

3.交流时,部分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多、好,只顾介绍自己的资料而无暇去倾听他人的资料,交流只是走过场。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认真思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仅仅让学生学会搜索,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就对了吗?如何选择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即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能力。而这一能力也是现代公民必须要具备的信息素养。为突破这一问题,我作了积极尝试。

一、巧设限制,帮助学生树信息选择意识
     课外资料浩如烟海,加上如今有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学生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多不胜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都进行交流,因此交流资料时应做到有所选择。让学生从收集的资料中选取一些对课文学习最有帮助的、最有价值的进行交流。

如何让学生有选择地交流资料呢?首先,教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前,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和内容,有明确的指向。如果教师能够提出与课文学习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学生在搜集与交流资料时就有所选择,使交流更加集中有效。比如: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因为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了解比较少,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资料,这样学生的交流就能更加集中有效。

其次,交流资料时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不但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交流的面过窄,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对学生发言有了一定的时间限制,学生就会从中挑选出对课文学习最有帮助的、最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样的限制,让学生树立了“资料应有所选择,才能更好为我所用”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能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鼓励质疑,帮助学生自主过滤信息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由被到自主的过程。 如果说教师设定的限制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信息,那么鼓励学生在积极质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资料收集则更进了一步。同样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就提出“请同学们在预习读了课文后,自己提出疑问,然后根据你的疑问或不了解的知识进行资料的收集。”学生在初读时,可能就会明显感觉到文章中关于当时的社会不可思议或者是对中国巡警的做法不能理解。然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疑惑进行有目的地收集,去了解了解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这样的课前资料收集,对于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有用的。在课堂上交流到这一难点时,部分学生的资料补充会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这一难点,也给了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并非资料收集得越多越好,善于思考才能发现信息收集的准确方向,这就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过滤,才能让自己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捕捉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三、特色作业,帮助学生精练表达信息

学生信息集成能力养成的表现方式是学生对信息的良好展示和表达。为训练学生这一较高层次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布置一些特色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1.提炼几个关键词,并借助关键词当场脱稿表达。

我经常在预习中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将搜集的相关资料浓缩成几个关键词,并借助这几个关键词练习脱稿表达。一开始,这样的练习部分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他们的关键词或者找不准或者贪多求全导致内容过多,无法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但随着这样练习的增多,学生之间的示范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捕捉信息重点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均有所提升。

2.进行专题展示,方式多样并开展竞争。

我认为语文教材中“展示台”“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训练学生集成信息能力的重要平台,教材中这两个内容的设置也是为了体现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拓宽了语文的外延。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利用好这两类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设定帮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学会更精练地表达信息。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的语文,然后在展示课上以诵读、相声、快板、说笑话等方式展示出来并当场评奖,学生在这期间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收集信息,过滤信息,并最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信息,而这整个过程就是提高学生集成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是如此,这本身就要依靠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发生学习围绕“信息”展开,我在班级开展了一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班级辩论会,在确定正反方人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论点收集理论与事实论据,并精心组织发言。学生们兴趣很高,那一次辩论中学生们的精彩表现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信息集成能力还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提高这一能力,而我们语文课更是对此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