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研修资源

2016-12-30  发布者:徐军  浏览数( -)

一、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在教学《白银仙境的悲哀》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通过多形式有趣味地读,使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分角色读,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白银仙境为什么变了,最后,全班齐读,揭示了保护环境的主题……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有所感悟。

二、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怀疑是做学问的开始。有了疑问,才有学习求知的动力。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低年级可以从字词的解释、课题的联想着手,中高年级可以从句的含义、标点符号的运用、文章的主题等切入。在让学生提问的同时,教师要及时地调控课堂,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教学《小读者》一课时,我预设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我的良师益友?”“为什么我的心情会久久难以平静?”可是,学生在课堂上却生成了新的问题。一个学生问:“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我将信将疑。那‘信’的是什么,‘疑’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全篇课文的症结所在。于是,我马上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来组织教学。教学是相长的,学生的有效提问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各抒己见,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学生就“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青蛙跳出井口一看,觉得还是井底好,它又跳回去了。”虽然,他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可是我还是鼓励他说了下去。他又说:“因为它看到有人在田里捉青蛙,觉得还是井底安全。”这时,我不禁为他的发散性思维喝彩。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充分让学生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真正不易理解的难点,教师应给予提示,但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要做到和谐统一。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使“语文生活化”,更充满活力,更增添光彩。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