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之路漫长

2017-02-18  发布者:周艳丽  浏览数( -)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非浅,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学习之后,才感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立志成为一名成功者!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与专家老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听取了专家及各位同行的各种观点和见解,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参与此次高中政治远程培训,在高中政治教育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培训然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专题中的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教师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深层的反思。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每位教师在此项教学培训活动中都有了一定的积淀,感到有一定压力的同时都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真正实现了有压力而无负担,有问题而无难处。由于远程培训的系统性,处处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们都从内心深处接受培训,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远程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政治思想觉悟、师德修养、教育理论、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都大幅度的提高。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30多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这样才能给学生所需的水。青年教师更是受益匪浅,他们重新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远程培训让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教师的个人修养个人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升华。
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班级,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网络培训,教师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本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文章,评论,特别是每天老师的文章和评论得到老师和专家的点评指导,及时的反馈信息。我在阅读中也得到了学习,及时的写出反思,或者是一些困惑的地方发帖。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之一。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课本研读全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内容而定,从结果上看,最好能做到三
 字:其一,一册书学完,能让学生通读一遍,并把重点反复研习几遍;其二,一册书用完,能让学生在书上有大量的圈点和批注;其三,一学期结束,能让学生将课本摸旧,一眼看去
 就能认出是自己用熟过的书。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

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但从状态上讲,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畅淋漓生命活动代替学生自我奋斗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以自我感觉满意来取代学生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应当做到四统一: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内容空间上,做到入书出书和谐统一;在范围空间上,做到入(课)室出(课)室和谐统一;在教学的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

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操作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
 好课。

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传统教学全部问题的肯綮都在于体验的失败。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其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其二,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其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

二、把教师可以少教的办法定位教的法规

1、实行五要五杜绝,限定教师少教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2、实施三六有效讲经,促使教师精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找好抓手

课堂教学中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凸显的是课本和黑板,在当代教学中,凸显的则是多媒体屏幕和展台。为了实现少教多学,我们作了如下的分类和排序:第一载体为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对教材进行重组而编制的学案,或题案,或学、教、练三合一的课案;第二载体才是课本、试卷(套卷)其他学习资料;而课堂练习簿、黑板、媒体展台,则列为第三载体。

4这要信奉两句教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我们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乃至不教。 如何实现这一主旨,又想起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佛祖谢世,他传承给弟子们的法宝就是: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我们教师该留给学生多学而至不教的法宝依然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无疑是智力,但能让智力更好的发挥作用的还有三种元素,一为非智力因素,二为元认知,三为强势智慧。教师应当着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三盏心灯,垒造自己的三座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达到多学而至不教。这应该是教师教与智慧之所在。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