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2016-11-02  发布者:张婧  浏览数( -) 【推荐】

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整合”。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应该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之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也称“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然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否则将会迷失“整合”的方向,把一场深刻、复杂的教育革命变成简单、机械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

由于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这必须要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实施的整合,能否使这四个要素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结构相比发生某种改变。围绕这四个要素认真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有效的、深层次的整合。

    3、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新型教学结构(“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质与关键是教学设计,而且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理论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对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网络),在整合过程中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同时强调、甚至更加强调要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4、要努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通常有以下四种类型:多媒体素材类、多媒体课件类、网络课程类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类。一般来说第一种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只要通过网上搜集、下载、整理即可获得;其余三种类型的信息化学习工具类的研发比较困难。这里要说的是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教师们自己去搞课件开发或者软件开发,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去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满足我们的课堂教学需求。

    5、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创建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而学科教学过程涉及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关的“课内阶段”,这一阶段就是40分钟;另外两个阶段是“课前阶段”与“课后阶段”(“课前”与“课后”这两个阶段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所以从高层次来讲,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两种——“课内整合模式”与“课外整合模式”两种。

    至于“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设计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技术支撑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以实现课内整合的教学模式要复杂一些。如果按照学科划分,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如果按照教学策略划分,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的课内整合模式;如果按照技术支撑环境划分,有基于网络、基于多媒体、基于软件工具、基于仿真实验等不同技术支撑环境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