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中的养成教育

2016-12-02  发布者:占昌斌  浏览数( -)

教学中的养成教育

 

教学中的养成教育通俗点讲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自觉遵守教师提出的各项规定。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任何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多么糟糕)都有被别人关爱和尊重的需要。这种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这样的信息给他们:老师是喜欢你们的,老师渴望见到每一个人的进步。他们学习中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以认真而诚恳的肯定并加以鼓励。

二,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好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玩的时候他们会尽情的玩,学习的时候可能心里还是想着玩,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做作业的时候粗心大意。我碰到过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考试的分数总是不尽人意,让他们总结全是“没看清,看错了”这样的理由。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他们新知识,还要培养他们专心做事,认真检查的习惯。

三,         培养学生独立作业,乐于动脑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掌握,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又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作业时,应要求学生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应该实事求是的做作业。要让学生做到独立写作业, 教师的评价尽量以正面鼓励为主,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四,         提高学生自制能力,控制自己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有意注意力还比较薄弱,情绪稳定性较差,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意志的坚定性。他们在课堂上最常犯的错误是:思想开小差,精力不集中;上课乱说话,不善于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有时还讥笑挖苦同学的错误;有小动作,听课时手中也不停下,玩铅笔,橡皮,纸团等。

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要有相应的对策来处理这些情况。比如建立适合本班班情的班级规则,赏罚分明。抛开成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放手课堂,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给予学生一定的班级职务,让其感觉到自己肩负重担。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经过反复的实践,使这种兴趣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最终成为自觉行为,形成习惯的一个过程。好的习惯攒多了,素质也就提高了,养成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要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一定要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并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