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日志

2016-12-15  发布者:刘娜丹  浏览数( -)

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其特有的魅力,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如果不能正确定位,深刻领会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片面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视觉效果,则会导致视觉形象过多过滥。给我们的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1,过度使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有很多,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演唱、欣赏,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体会和认识。如果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很容易会把自己的感悟和认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认为是借助直观的、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其实是教师无形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变相的“填鸭”教学。 2,过度使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有些教师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于是一节课所有教学环节中都使用了多媒体,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电脑操作过程;学生一节课都在观看和收听多媒体课件中度过,学生由学习者变成了观众。这样显然违背了学习的规律,肯定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动画,看起来热热闹闹、新颖有趣,让学生大开了眼界,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抑制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其实,我们并不否定课件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为了更完美的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必须正确的把握音乐学习的特点,摆正多媒体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要明确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教学本身,它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应该处在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总是倾注着爱,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受教”。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平时音乐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时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时用多媒体课件,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例如,我在《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教学导入时,先是用慈爱的语言讲述真实的一个平凡母亲的故事,并配以精心制作的课件,创设母子情深的意境,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角色,用心灵去感受、触摸诗歌中妈妈的爱,真正体验歌曲意境中所蕴涵的艺术美。其次,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日常生活中妈妈慈爱的神情、妈妈轻柔的歌声、妈妈温柔的爱抚、妈妈温暖的怀抱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从而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极大幸福感和满足感,达到精神境界上和谐共鸣,进而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我还鼓励学生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二、利用网络获取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应当将课堂对知识点讲授的环节,变为学生主动探研、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人音版第十册《欢乐的村寨》这一单元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收集各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更多地领略少数民族音乐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节奏,美妙的旋律,侗族大歌浓郁的和声,感受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网络让学生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和学习音乐,取得课堂欣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从而深化音乐鉴赏的学习内容,提高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大大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同时又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大大扩宽了学生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不再是教师“演讲”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特别是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另外每个孩子的注意习惯也不相同,有的倾向于视觉注意,有的则倾身于听觉等。实践证明:合理利用计算机,使用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想象和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独到见解。由于信息技术能融声、光、情、景为一体,冲破时空限制,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扩大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固有的属性。所以,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明确化,容易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飞跃。 如,认识唱名do,mi,so,la,比较枯燥,为了让学生更好唱准这些音,我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些音全部展示出来,并给每个音用小动物来代替,学生兴致盎然,do代表小狗,mi代表小猫,so代表小青蛙,la代表小鸭子。然后采用“回家”的形式,多媒体课件会弹奏出各个音的音高,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头饰,模仿这些动物走路的姿势,找到他们自己的家,do回一楼,mi回三楼,so回五楼,la回六楼。找到家时并唱一唱这音,这样学生不仅会知道这些音的位置,而且还会唱好这些音,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上音乐课的快乐, 尝到成功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音乐课的特点。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着浓浓的音乐气息的风貌。网络让学生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和学习音乐,取得课堂欣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从而深化音乐鉴赏的学习内容,提高对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大大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同时又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大大扩宽了学生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