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谈“思维描图法”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2016-12-18  发布者:洪承华  浏览数( -)

初一学生对于初中地理是陌生的,他们的读图识图能力不足。而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地理学科以图为主的特点,而忽略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及学生思维的规律。“思维描图法”就是把抽象思维和动手绘图结合起来,边想边描。使想象中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同地图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轻松掌握地理概念、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图知识杜绝“地名搬家和地理规律错位”现象的发生。

本文就“思维描图法”运用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好处,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1、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看,初中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不强;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走向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图像先行让学生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思维描图”(思维、绘图、想象、描述),最终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提升到理性层面上的认识。

2、它及时重视直观图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通过读图的直观性,可使学生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但学生往往只“观”而“思”显得不够。“思维描图”可及时反馈自己的“观”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检查自己的读图、识图、描图的地理技能和自学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理解和识记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它体现了“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与识图能力同步发展

在“思维描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拔、引导。如按地图的“顺序思维”“整体与局部思维”“突出重点和特点思维”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忆其形,解其疑,训其思,较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它有利于地理事物之间的及时联系

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各种地图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对某一地理事物的识记或理解,往往需要多种地理事物图像的及时呈现。有时教师准备教具还不充足,即使充足,也很难保证图像呈现的及时性。另外,有些图像也不必教师操作。这时,正适宜学生的“思维描图”,教师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凝聚力。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和差异,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记忆和理解。

5、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一学生学习地理,对广阔的区域,看不见,摸不着,学起来觉得枯燥,听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有的还有畏难情绪,怕上地理课。使用描图法,一改往常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图,学生看图为人人参与描绘地图活动,注意力比较集中,兴趣浓厚,同时在描图过程中,大家积极思维,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了解了形成地理知识的过程,这样所学知识就深刻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不易忘记。

“思维描图法”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思维描图法”具有贴近“标准”,紧扣教材,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一是要抓住“思维”这一主线,灵活按照“读图、思维、描图、填图、思维成图”的操作流程进行,教师设疑引思,切不可杂乱无章,一定要环环相扣,这样,才能为顺利的过渡到“思维描图”环节打下基础;二是描图内容不宜过量、过繁,“描绘”图例过多及地理内容数量过多,都会影响学生正常的思维活力,造成思维的疲劳感;三是不可放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引导、启发、示范和纠正;四是描图版面要简结、清晰,色彩分明,能够感受简单的色彩美和层次美;最后就是教学过程不能忘记过程性评价,除了鼓励肯定外,对好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展示、示范。

以上,是自己在“思维描图法”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初浅体会。愿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探索,担负起这神圣的历史使命。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