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新课改下《史记》选修的双重解读

发布者:谌海清     发布时间:2017-01-13 浏览数( 0)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2007年《史记》以选修的形式纳入教学,时值今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回首走过的路,感慨颇多。记得开始学习之时,看到厚厚的一本文言文教材学生连连地摇头,眼神之中满是失望,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为学习过程太过于枯燥。作为老师,我们也是第一次教授,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边教边学,在摸索中开展教学,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提升,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也很庆幸有这样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可以大胆的尝试。

  《史记》曾被鲁迅称诵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兼有史学与文学两种特性。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对于《史记》选修教材,我觉得应当从两个角度去解读。首先作为文言文,应当强化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提升学生文言文解读水平;其次作为传记文本,也应兼顾传记文学的教学任务,给学生传授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传记文学人物塑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传记文本的解读,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基础。

  一、文言文教学:

  1、诵读习惯的培养:

  《史记》虽形式上为文言文,但在语言上却形同诗文。形式上,句子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与蔺相如》),“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信陵君窃符救赵》),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语言的形式之美。内容上,传记文学的特色凸显,人物的语言生动传神,诵读时更易于体会,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的义薄云天的程婴,在诵读的过程中,个性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因此借《史记》的教学,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习惯,让其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文言知识的梳理:

  《史记》虽为文言文,但是内容却浅显易懂,经过一年半的高中学习,学生应该能结合课文的注释自己疏通文意,所以在教学中应将注意力放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史记》的学习基本结束了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所以应借此将文言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另外,单元学习活动中将18个虚词列入了整理内容,基于此应重视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和虚词,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整理和总结,既可以加深对《史记》知识点的记忆,也可以回顾以前的相关知识点。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