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发布者:幸彩霞     发布时间:2017-02-17 浏览数( 0)

在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凸显着几种情况: 一是“不愿做”。调查显示,28.3%的班主任觉得压力非常重,61.3%的班主任觉得压力比较重,而工作量大、担心学生安全、与家长的关系难处理等都是主要的压力源。 二是“不好做”。现在,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容易造成“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同时,网络时代也使学生面临虚拟世界的诱惑,见识较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与挑战。 三是“不长做”。调查显示,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动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学校任命,达80.2%,因此,如果有机会可以争取不做班主任,其中76.4%的教师选择不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也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下城区教育局长周培植说:“一个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关系到30多个孩子的未来,而一支班主任队伍的水平,则会影响到学校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下城区教育主管部门认定每年要举办班主任成长节。今年是第一年。今天下午,下城区教育局推出首届班主任成长节。 全校最“懒”的老师带出最“能干”的班级柴旻文老师是长寿桥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她的做法是学生能完成的事就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静观其变”,让学生对她“视而不见”。 “其实每个班主任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不一定就是包办。”柴旻文说:“孩子毕竟还小,真正能全部完成的事情不多,很多地方我都会插手。但是我努力做到:我插手了,孩子还是觉得是自己成功了,而不是觉得都是老师做的。” “我心里有一杆秤的,孩子们能做到哪一步我心里有底,我就在旁边看着,然后给予评价就好了。”柴老师说到她“偷懒”的办法,真有点“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的感觉。 柴老师把自己的带班方法归结为十五个字:引导不强加,帮助不替代,参与不干预。 中小学生评优 班主任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学校常常会开展各项评比,在评比过程中,免不了某个孩子因为各方面表现突出经常能取得荣誉。班主任为了平衡,调动班中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动员孩子让出名额给其他同学评。结果家长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满,认为老师这样做不对:我的孩子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参加评选参与竞争,叫我的孩子让出名额有失公平。 “这种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合理引导,其实评优的目的是共同进步。”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说,“我强调评优活动不要把竞争过早地引入教育,要引导进步,不渲染竞争。评优活动要考虑大多数孩子的感受。” 教育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 不留痕迹“我上次和国外小学班主任接触,他们提出了我们之间的差异,我印象深刻。”一位参加活动的班主任说:“我们中国学校的教职工食堂为什么和学生食堂分开,他们觉得很奇怪,像吃饭这样重要的生活环节,教育的余地其实是最大的,这远比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效果好,而我们放弃了。” “家长会作为家校互动的重要环节,很多学校都把家长会作为一种形式,而国外的做法是每个星期都安排一天时间给家长和班主任交流孩子的事情。这样的形式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借鉴。”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