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

发布者:刘建兰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数:0







 

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


 

松柏小学刘建兰


 

教学通常是师教生学的一个过程,而作为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客串一回老师向孩子传授知识,这可是一件新鲜的事哦。


 

123日,我有幸邀请到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家长张晨曦妈妈,童梦宁作为家长代表率先走进我班客串老师,讲授如何抓细节描写,感悟父爱母爱写作知识,并以新闻记者的切身经历,为学生们讲解细节描写的技巧。


 

当学生听到这一消息时,非常兴奋。尤其是学生张晨曦,她天天催着妈妈备课,主动为妈妈找出一系列关于描写父爱母爱的好词好句,并上网搜索如何写父爱母爱的文章资料,整理后存在妈妈的文档里,妈妈有所怠慢,就沉着脸,威胁妈妈,说:你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到时在课堂上会怯场的,无内容可讲,我的同学就会笑话你,那时我就逃跑,免得丢脸!甚至半夜醒来她还不忘问妈妈一声,妈妈,你的课准备好了吗?


 

这一天的下午,我班像过节一样,他们有的打扮教室,有的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细物润无声,并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还有的就来到学校大门迎接张晨曦妈妈。张晨曦妈妈来了!大家 奔走相告。当童记者步入教学楼梯和走廊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退让在一边,闪出中间的空道让家长通行,并异口同声地与家长问好。上课铃还没响,72位同学就坐进了教室,腰板挺得特别直,眼睛特别明亮,脸上的笑容也特别灿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看到这情景,我和童记者非常激动,我想这节课大家一定会很有收获的。


 

几句简短的开场白之后,童记者就开始讲课了。课堂上,童记者如同讲故事一样向孩子们讲授细节写作技巧。同学们异常活跃,班上发言的小手举起来像雨后春笋,她一时不知该先点哪个好。童记者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反映父爱的真实故事。一名大三的男孩平日里对父母的爱非常淡漠,以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经地义的。有一天,他的父亲跑到他学校为他送生活费,掏出衣袋里的一卷钱,没有细数,毫不迟疑地全给了儿子,儿子淡淡地笑笑,啥话没说,转身就回寝室了。父亲从南昌乘车到他家所在的县城后,当再次换乘中巴回镇上的家时,发现身上没有一分钱。那时天色已晚,寒气逼人,他不得不步行20里,踩着乡间泥泞小路摸黑回到了家。第二天这位父亲受风寒而住进了医院。这位男孩得知后,蒙在被子里哭了整整一下午。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大家热泪盈眶。一个多么慈爱、无私的父亲!


 

而后,童记者问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男孩,你会抓住哪几个细节写父爱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会写父亲掏钱的那个细节,突出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我会重点写父亲是如何摸黑回家的,突出父亲的艰辛以及对儿子伟大的爱。”“我还会写我的心里感受,以前对父亲总是很冷淡,而这次却为自己不能主动询问父亲是否留有足够的路费回家而导致父亲步行20里山路愧疚不已,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听到同学们一句句毫不含糊,恰如其分的发言,看到他们脸上透出的那股凝重的神色,我瞬间感受到了同学们一颗颗质朴、火热、坚定的爱心迸发了。


 

讲课结束后,我又与童记者谈了很久,我们认为这种形式非常好,可以不断地实践下去。因为家长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的一支特殊教育队伍。利用家长的专长,把家长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各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孩子,能有效地让学生增长见识。换一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便于学生接受,不仅能起到意想不到效果,还能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里距离。另外,把家长请进孩子的课堂 并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既可以让家长体验一下教师的辛苦,同时也 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如果,教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贯穿人生的始终,那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则是这一长河的两条源头;如果说教育是一座造就人才的大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则是这座大厦的奠基石。为使鲜花更芳香,更艳丽,作为教师责无旁贷,联合一切教育力量,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和谐化的教育体系,奋力托起我们心中的太阳!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