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发布者:杨钟志     所属单位:厦门市湖里区第二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6-10-29    浏览数:0

   互联网时代来临改变改变着一切,互联网的创新技术带来了整体环境的变化。新事物在这里更快的被传播,新的理念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让人们更容易受到关注。互联网技术使人们“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接收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数字信息化教育是当今教育的趋势,如何顺应时代的步伐,在信息科技发现迅速的时代,适应当地学生学情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所有教育者必须面对的事。

一、易学:运用丰富资源,实践多元课堂。

互联网+还未面世的年代,我们的课堂经历了从单纯一对多的黑板粉笔讲授法教学到电子白板的年代,依然以是教师一对多讲授法为主。课堂形式受限而显得过于单一,再不能改变课堂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多样化资源是指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种类的丰富,而不是单纯指知识的繁复多样。例如从单纯的利用ppt资源进行教学,转变为电子书包,电脑,或者户外实践进行教学活动。在多样化的环境当中,学生的视野思维被拓展,有助于他们大脑进行思考,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下,他们能激发创新的思维和更深层的活力。

二、易教:利用互联网+关注课堂生成,调整教学策略。 

单纯的讲授法教学的课堂上只能轻松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反馈,若要生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很难。而在新教育的目标下,我们更要注重生生互动。同龄人之间的学习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引领、发展智慧”作为基础策略,配合互联网+的大环境运用,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校本化时间,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从而深化个性化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中,如下

先学后教:设计课堂上前移的学案,利用互联网落实到每个孩子手上。包括设定预习的基本目标,提供基本方法,提供基本内容,提供简单的测评且通过网络反馈到老师的手上,提供学生疑问上传的借口,为课堂互动奠定基础。也以便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

以学定教:在学生预习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得以更精确的了解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仅仅建立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引领:关注课前预习的问题引领,保证预习的效能。问题的大小应有方向性,且不应有过分的局限性,在引导的同时,要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上传自己的作品。并且,鼓励学生从小熟悉运用互联网的各种知识,加深与互联网的联系。

发展智慧:重知识,更重智慧发展;重记忆,更重创新能力。围绕发展智慧,我们就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数字素养,发展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针对学生差异,推广慕课教学、电子书包,实现个性学习

    在信息化教育被大力推广的时代,电子书包可以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老师也不用面面俱到,只需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课后,通过网络的在线学习、及时检测和反馈练习,获得学生作业情况和问题,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学。除此之外,家长可利用方便的APP和各种软件,及时的向老师反馈学生的问题情况。老师集中的统计和分析,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同时,电子教材还可以根据学生差异,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寻找自己学习所需要或者课外拓展链接,给学习个体发展留足空间,更加适合自主个性学习的要求,从而有效进行差异教学。

    丰富多样的网络手段,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基础。在多样化的环境当中,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思考,也能够迅速的对周围的知识环境进行学习和分析,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四、易融:注重模式研究,促进课堂优化

    基于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探究——自主学习”模式,如何运用互联网激发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   

1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指导初步观察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形成意见并发表

3对数字化网络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察,和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时间,从中发现实物的特征、关系和规律,为学生思考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使每一位学生的到个性化创新发展”是教育宗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拓实践不单单是学习者的事,更重要是靠所有教育者的努力。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