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截止时间:2016-11-01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题目:题目自拟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不能提交。
  3. 发布者:管理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张惠旋     所属单位:厦门市安兜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24    浏览数:0     

 

18、《雷雨》教学设计

厦门市安兜小学  张惠旋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创设情景、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出示课件)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2、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雨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3、你们听,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听声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雷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雷

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一)出示自学要求:

1、打开书第80页,大声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

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的课件,自己读,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四个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可以给它扩词吗?

3、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中,你还会读吗?试试看。(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4、刚刚老师让大家思考的问题:课文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谁来说。

三、精读课文 ,感悟画面
(一)雷雨前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雷雨前的景象?

2、谁来读描写雷雨前的1-3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边听边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3、指明回答:乌云   叶子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不动 不叫  乱摆                 

过渡:如果把这一段改为:乌云压下来,叶子不动了,蝉不叫,树枝乱摆……

           这样写好不好?(不好)好不好,比比才知道,我们来比较其中的几个句子。

4、句式比较:

  (1)乌云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满天的:本课指空中乌云多。

     黑沉沉:本课指乌云很厚、云很低、天色很暗。

      从满天、黑沉沉体会到什么?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齐读。读出黑沉沉和压的感觉。

    2)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强调)

      (说明雨前天气不是一般闷热,而是十分闷热。)

*不动与一动不动,不叫与一声也不叫,有什么不一样?

强调了什么?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为什么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蝉连动的力气也没有了,该怎么读?

3)树枝乱摆。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

请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树,忽然刮过来一阵大风。

   (4)蜘蛛逃走了。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图进行讲解。

*“垂”字写出了什么?(蜘蛛逃跑时吊在细丝上的样子。)

过渡:蜘蛛垂下来,慌慌张张地逃走了,可见雷雨前是多么可怕!让我们用声音把雷雨前的景象表达出来。

5)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以说越来越()
5.
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渗透安全知识)
在打雷时不要躲在树林里或山坡路旁的大树下; ·不要穿着淋湿的衣服在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附近行走; ·不要在河、湖、江游泳或划船; ·打雷时,注意不要接近金属物体,如自来水管、煤气管、电 线、铁器等。不论什么地方,闪电打雷的时候,要将收音机、电视机关上。

6、教师小结:

可见,准确地用词可以使表达更生动更形象,在今后的写话中,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种准确地用词。

(二)雷雨中

 1、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以后雷雨就下起来了,作者又是怎么写雷雨中的景象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说一说,从哪些词中看出雨下得非常大?

2、点拨:雷雨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了,漫天遍野迷蒙蒙的一片。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3、积累说话。

        )越(   )越(  

4、引读最后一句,从哪个词感到雨慢慢变小?“渐渐地、渐渐地”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慢一些。

四、指导写字

1、刚刚我们学习了雷雨前和雷雨中的景象,雷雨后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现在我们要把生字宝宝送回田字格了。

2、出示“垂、乱、沉、压”,这可是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一个字了,老师教大家一个好方法,出示视频:先写一棵树,一个长横在中间,两个小竖放两边,四横距离不能变。

教师示范写一个,学生书空,写两遍。

五、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画了雷雨时和雷雨后的景象,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雷雨前的景象图。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这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如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这两个教学目标。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画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雷雨的景象,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学生读课文前,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以生为主,互助学习。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我让学生在先自读课文,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提出已读懂的问题考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一起来解答,达到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读雨后初晴的段落,再把雨后美景画出来,在描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四、读画结合,拓展思维

这篇课文描写雷雨之后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丽清爽的画面,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种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这种美,如果光说光讲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不急着让学生读,不急着让学生说,而是让他们先默读雷雨后段落,然后全班合作上黑板画一幅雨后图,每人只能画一个景物,不能重复,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画完还要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个景物,并想象画中的动物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彩笔和配音来表达他们对雨后的感受。画完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在完成这项目标时,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画画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而且说的也很不错,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非常生动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雨后美景段落这一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篇课文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用词也是非常精确的,但是我没有很好的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缺少在字词方面的训练,换句话来说就是语文味不够浓。在当下提倡本色语文教学的理念下,我在扎扎实实教语文方面确实做的不够。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重视一下字词篇章的训练,不可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