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2017-02-21  发布者:王四平  浏览数( -)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通过商鞅变法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情况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过程;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地位比奴隶制度下的奴隶有了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这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由此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生产工具从石、木到铁制农具的不断变革以及农耕动力从人力到畜力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它是在进步和反复、成功和失败的矛盾中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创新的意识和为实现理想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夺取了政权,但奴隶制的旧传统在各方面还有着很深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革除奴隶制残余,发展封建经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先后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就是商鞅变法。

      难点: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抽象概念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

     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

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

现在我们一起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4、实行连坐制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看书43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同学们讨论一下,商鞅为变法而死,值得吗?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学们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商鞅和商鞅变法的资料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