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黄国宁    所属单位:运城市临猗县临晋镇西关初中    提交时间: 2017-01-03 11:06:17    浏览数( 1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黄国宁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筏子》

姓名

黄国宁

所在工作坊

初中语文6坊

工作单位

临猗县西关初中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第二课《筏子》第二课时。学习本课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手法的作用;明确作者在文中渗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手法作用。

2、明确作者在文中渗透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作者文常及课文内容的概括理解。本节课利用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展示,最后学生掌握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先预习,再小组合作,然后展示,最后笔记落实。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学生齐读明确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二、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链接(补充的知识是掌握课文关键,我们要用心学习、理解)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甲事物由于乙事物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 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友情更深。)

反 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

例子(2):他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三、课文探究(本节课的重点,努力思考,积极参与就是我们!)
   1.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衬托后,文章写黄河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物衬托?2. 艄公这一形象是是如何通过衬托的手法表现
   出来呢?

   明确:  作者以              衬托艄公             

                 衬托艄公           

3、课文中一连串衬托、对比使全文结构紧密,文脉贯连。你还能从中找出一些衬托来吗?

4、 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明确补充的知识。

学生通过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学生自学,通过学习、理解、掌握有助于课堂学习、运用。

利用学生自学,让后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五、巩固提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方法要领,必须不断训练)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游艇上戏弄着微波。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⑴.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把它们指出来并写在下面。

 

⑵.这两组对比为了突出什么?对艄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联系,当堂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3 14:47:22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