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孙香转    所属单位:运城市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0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少年闰土》(教案)

姓名

孙香转

所在工作坊

网校整合-小学语文14

工作单位

翟店中心校南梁学校

年级学科

六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少年闰土》是一篇重新收录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从这次重新收录中, 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名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在本单元“初始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鲁迅作品中有些半文半白的词语,学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不习惯、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根据第三学段精读教学“体现从读悟写、读写沟通,注重一课一得,长文短教、务实高效”的目标,结合单元训练重点以及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读书,读懂课文,把握课文顺序,认识人物,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学会从写作顺序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回忆”和“初识”部分,从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中感受闰土形象。

    3、扫除字词障碍,教会学生阅读鲁迅这一代人的文学作品时理解办文半白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朗读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本课时,能不能放手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遵照的准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主要说说第一课时,为了打破为教课文而教学的常态,实现“让课文为习作的范本,长文短教,读写结合,一课一得”我设计了八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导入

1、先课件出示“看瓜刺猹”图后,师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牵引学生的思绪。

2、之后入题,并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配乐朗诵牵引学生的思绪,将学生的思绪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入课堂中)

环节二:自由阅读、批注文本后,集体探究交流文言词汇的意思,了解总结此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1、先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自主阅读,批注。

2、课件出示难词、句检查初读情况,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词等方法理解难词。

3、适时小结读鲁迅这一代人的文章遇到这样的词汇时的理解方法。

环节三:课件出示再度要求 、相机点拨理清课文顺序,从顺序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四:课件出示“看瓜刺猹”图指导朗诵,在诵读中体会回忆中的闰土形象。

环节五:课件出示初识闰土图文抓住关键词从人物外貌描写中感受闰土的健康质朴可爱。。)

环节六:难点突破

1、让学生说说自己描写人物时的常用写法与鲁迅先生写的这一外貌描写有何不一样,感悟到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抓特点。

2、课件出示小倩倩的外貌描写再次感受抓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3、以“范老师也是个有特点的人”为过渡语,指名描写老师的外貌,相机引导学生按序,抓特点观察人物,突出人物形象。

4、游戏;猜猜他是谁?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的同学,请其他同学猜一猜。

环节七:回环往复,引导复述第一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一题要求并巧妙结束本节课。

师:同学们的描述精彩极了,只要抓住特点描写,这个人的形象就会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记住了初次相识时闰土的健康朴实,他正在厨房里,------(学生接背);我们也记住了那幅回忆图画中闰土的勇猛和机灵:深蓝的天空中------(学生接背)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闰土,了解闰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配乐诵读,情景导入。

如痴如醉,初识课文

激发学生兴趣,烘托氛围。

自由阅读、批注文本。

使每个学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学有方向,学有目标。

通过阅读理解文本,有不懂不理解的进行批注。

出示课件,释疑解惑。

用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内容、指导朗读、感受主人公形象。

形象直接,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

回环往复,巩固知识。

 

前后呼应,加深理解。

引导复述前面的知识。再一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问题

自学情况

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

其它见解

重点字词

 

 

 

 

文章诵读

 

 

 

 

闰土形象

 

 

 

 

文章主旨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少年闰土

                  回忆---相识-----相处-----分别

                    动作描写 ------勇猛机灵

                    外貌描写 ------健康质朴可爱 

 

 

 

老师评语

老师请注意:我们的设计师要求有课堂实录的,请速速更改!等你哦!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