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雪晶    所属单位:运城市稷山县城区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1 )

王雪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乘法分配律

姓名

王雪晶

所在工作坊

小学数学15

工作单位

城区东校

年级学科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探索乘法的分配律,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乘法的分配律在本册书中所学的运算定律中,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对于学生只要求掌握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不作要求。因此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这个运算定律,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也没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昨天,老师和两位小朋友去参观了正在装修中的学生食堂三楼多功能教室,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下?

课件出示:图片   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1)谁能估一估,贴了多少块瓷砖?

2)谁来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口答,师板书)

板书:6×94×9                 64×9

     =5436                      =10×9

     =90(块)                    =90(块)

3)请同学们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汇报)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猜想、验证

1)能不能利用你的发现举些例子来呢?

生:举例

2)提出猜想:还有更多的算式吗?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具有这一规律呢?

(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进行探索)

2.概括、归纳

1)说说你们刚才验证的情况。

1: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7×53×5和(73×5的得数都等于50

2: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42×6442×3642×6436)的得数都等于250

3……

4……

2)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其实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刚才我们举了很多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

问: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字母)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

生:(ab×c=a×cb×c

(3)等号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成立)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

(课件分步出示练习)

1.填一填(课本49面练一练第一题)

2.请同桌同学合用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804×25      34×7234×28

1)学生讨论研究;

2)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

3)小结:通过研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课件分步出示)

1.填一填

(10+7)×6=__×6+__×

×(125+9)=8×__+8×__

×48+7×52=__×(__+__)

2、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804×25           34×7234×28

2.下面这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怎样计算?

204×25       32×200+3    38×29+38×1        

39×101           38×2938       25×41

(五)课堂小结

1.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3.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应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

 

①两个算式相等。

  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

 

发现规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

  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

    ①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

数和乘数的位置。)

    ②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③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

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

 

揭示规律

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指名板演,提示学生3个数可分别用obc表示。然后,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提醒学生还有没有别的写法。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 56×19+28 〖 〗

(25+7)×4 = 25×4×7×4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用多媒体电脑出示,让学生判断正误,并充分说出理由。

2、填空练习:

12+40)×3= ____× 3 +____×3

  15×(40+8)=15×___ + 15×___

 78×23+22×23=____+____)×23  

  63×28+63×32+63×40  =_____ +_____+_____)×_____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乘法分配律

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53)×4=5×43×4                  5×43×4=53)×4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