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牛泽敏    所属单位:运城市稷山县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9 16:20:38    浏览数( 4 )



 











 
 
 
 


 

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主备人: 牛泽敏   
 


 
  
   
  
 

   

期待学生行为:学生自主分析图形,发现“两架梯子靠在墙上的高度相等,从地面上BCDE的长度可以判断,梯子AB陡”,“两架梯子在地面上的长度一样,那么靠在墙上的高度越高,梯子越陡”,发现结论后,学生自行交流心得)


   

期待学生行为:自主观察图形并思考。学生自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成问题1的形式解决吗?)


   

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讲过:数学没有新知识,任何数学知识都可以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解决。所以,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问题1的形式进行思考,利用通分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经历正切概念的抽象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2、结合图形(直角三角形)理解正切,培养学生用三种


 

             语言理解数学的学习习惯。


 

    3、能应用正切解决实际问题,如:会判断梯子、斜坡等


 

             陡与缓,能用正切描述斜坡的坡度等。


 

教学重、难点:正切的概念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问题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边:勾股定理;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问题2: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直角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探究新知


 

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问题1:(判断底端长度或顶端高度相等的两架梯子的倾斜程度)下图(课本2页图1-1和图1)中的梯子ABEFGHMN哪一个更陡?你是怎么判断的?


 


 

问题2:(判断底端长度和顶端高度都不相等的两架梯子的倾斜程度)下图(课本第3页图1-2)中的三架梯子哪一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解决问题思路:


 

梯子1顶端高度与底端长度的比为:
  
  
   
   
   
   
   
   
   
   
   
   
   
   
  
  
  
  
 


 

梯子2顶端高度与底端长度的比为:
  
 


 

梯子3顶端高度与底端长度的比为:
  
 


 

由此可见,梯子1与梯子2的倾斜程度相同,又因为,
  
 

  
 
,当两架梯子底端长度相等时,第12架梯子比第3架梯


 


 

 

子顶端长度小,所以第3架梯子更陡。


 

教师提升:其实刚才的比较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两边之比进行的比较,两架梯子相等时,其倾斜程度相同,两架梯子的顶端高度与底端长度之比不等时(
  
 
),比值大的更陡。


 

问题3:(用不同线段比值刻画同一梯子的倾斜程度)如图(课本第3页图1-3),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AC1,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卷尺的长度不够,小亮认为可以通过测量B2C2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对于小亮的想法,你是怎么认为的?


 

活动三:建立模型:


 

我们把梯子问题引申到直角三角形中,结合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锐角A已经确定,那么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就叫做角A的正切,记作tanA


 


  
   
   
  
  
   
   
  
   
   
    
    


     
      
     
    

      

      

A


      

      

    
  
   
   
    
    
     
      
     
    

      

      

B


      

      

    
  
   
   
    
    
     
      
     
    

      

      

C


      

      

    
  tanA=
  
 



 

RtΔABC中,∠C=90°,∠A的对边是BC


 

A的邻边是AC


 

所以,tanA=
  
 


 

结合直角三角形图形,理解正切概念,发展用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学习数学概念的学习习惯。


 

活动四:应用新知


 

1、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吗?


 

2、如图表示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五、课堂反思:


 

 

 
  
   
  
 

   

把梯子底端的长度或顶端的高度化成相等的值,比较另一个值的大小即可解决问题。


   

期待学生行为:小亮的想法是正确的。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ΔAB1C1与ΔAB2C2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以知道B1C1AC1的比与B2C2AC2的比相等。)


   

教师提升:我们在梯子上再另外取一点B3,过点B3作地面的垂线,找出其对应的垂直高度B3C3与水平宽度AC3,那么B3C3AC3的比还能表示这个梯子的倾斜程度吗?另外再取点呢?这个结论适合其他梯子吗?(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意在引起学生的思考,将特殊结论一般化,为正切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老师评语

应与要求相适应

评语时间 :2017-03-06 09:52:20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