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赵苗苗    所属单位:晋城市陵川县崇文教办    提交时间: 2017-02-10 20:57:30    浏览数( 0 )

《游子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游子吟》

姓名

赵苗苗

所在工作坊

小学音乐1坊

工作单位

晋城市陵川县崇文教办

年级学科

六年级音乐

教材版本

人音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歌曲《游子吟》是一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抒发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深深拨动着天下儿女的心弦。了解波音的演唱方法和反复记号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2.了解波音的演唱方法和反复记号的使用。

3.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并能说出两段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并在之前的课程中接触过“新学堂歌”,因此本课教学中通过学生对诗词的认知延伸至歌曲更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情感。整堂课以母子情深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赏、感受、吟诵、演唱、表现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歌曲《春晓》导入

二、教学新授

(一)学习歌词。

①师: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游子吟》请大家一起朗诵。(齐读)

②朗读古诗《游子吟》。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歌词配乐。

    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手比划旋律线。

2.出示问题,解决问题。

 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

3.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用lu音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

4.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强调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和歌曲的演唱顺序。

情感指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像是波动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诉说着游子心中对母亲的深情。

第二乐段“意恐迟迟归”用渐强的力度演唱,仿佛是不断涌动的激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三、表演唱。

男女生分组表演朗诵,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

四、歌曲拓展。

    作曲家谷建芬简介。

五、教师总结,课堂结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歌曲《春晓》导入

学生跟唱。

熟悉的春晓古诗和歌曲会很大程度的融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学习歌词。

①师: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游子吟》请大家一起朗诵。(齐读)

②朗读古诗《游子吟》。

 

生朗诵。

感知古诗词当做歌词的魅力。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歌词配乐。

 

生划旋律线

感受旋律

2.出示问题,解决问题。

 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

小组合作:

1.歌曲中的两个乐段在音高上有什么不同?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合作感受旋律。

3.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用lu音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

 

发声练习。

既练习发声又能熟悉旋律。

4.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强调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和歌曲的演唱顺序。

 

第二乐段“意恐迟迟归”用渐强的力度演唱,仿佛是不断涌动的激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像是波动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诉说着游子心中对母亲的深情。

 

表演唱。

 

男女生分组表演朗诵,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

 

学生进入集体创编过程,朗诵和演唱融合在一起更能感受歌曲情感。

歌曲拓展。

 作曲家谷建芬简介。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表演唱环节,通过男女生朗诵演唱之间的角色转换,男女生互评。小组推选同学表演唱。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游子吟

旋律线、装饰音

 

老师评语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评语时间 :2017-03-11 16:15:14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