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雷    所属单位:晋城市陵川县秦家庄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12 09:01:56    浏览数( 0 )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小石潭记


 

 

姓名


 

 

 


 

 

所在工作坊


 

 

网校整合初中语文4


 

 

工作单位


 

 

陵川县秦家庄乡初级中学校


 

 

年级学科


 

 

八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小石潭记》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生动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其中难点有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景物描绘中理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2.体察日常生活,学会运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


 

二、过程与方法


 

1.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


 

2. 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文言文的学习,对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但从学生的这个年龄段来说,很难理解文言文语境和借景抒情的写法,本篇是历来传颂的名家名篇,选择本篇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应在课下结合注解和其他工具或上网进行预习。


 

 

四、教学过程


 

 

从回忆作者柳宗元导入,用PPt播放小石潭的美景,把学生引入课本,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品味课文,感悟课文,评价课文。学生可以自己读,自己思考,也可以交流,分组研讨,形式可不拘一格,但是要开阔思维,见解独到,讲出自己的认识,讲出与众不同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回忆作者基本情况(七年级时已经学过柳宗元的文章)播放PPt完善学生的回忆。


 

 

学生陈述对柳宗元的了解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为了解文章蕴含情感打下基础。


 

 

理解课文指导学生合作完成)播放PPt


 

1、要求学生自己诵读课文


 

2、掌握文章疑难字词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节奏、情感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3、播放本篇的朗读PPt音频,让学生注意本文诵读的节奏和语调,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学生能流利二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能比较通顺的翻译课文,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品味课文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播放PPt


 

1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第二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相比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描写了什么?


 

4、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什么?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5、仔细阅读品味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由此产生了怎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


 

6、最后一段非常简单,写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后回答:


 

1、: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3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变移步换景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4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5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6、最后一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比较深入的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感悟课文


 

《小石潭记》一文是如何体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PPt展示答案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评价设计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


 

 

优(5


 

 

良(4


 

 

中(3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声音响亮


 

 


 

 


 

 


 

 

能否自由表达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


 

 

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


 

 


 

 


 

 


 

 

是否敢于请教


 

 

我已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否独立思考


 

 

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教学内容。


 

 


 

 


 

 


 

 

是否富于想像


 

 

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是否兴趣浓厚


 

 

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为什么?


 

 


 

 

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七、教学板书


 

 

记下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描写潭水、游鱼(定点特写)


 

探究水源及谭上景物(比喻修辞)             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小石潭这个清幽之境,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水由石而清,人由石而感,小石潭的一草一木,小石潭的一石一鱼,在柳宗元笔下,散落成字字传情的精粹让我们学习古人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潇洒,在欣赏美文中感悟人生


 


 


 

 

八、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一、导入


 

提问:回忆作者基本情况?播放PPt完善学生的回忆。


 

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小石潭记选自《永州八记》,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后,常以游览山水自娱而写。八记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师: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赏析优美的景物,培养热爱山水自然的情操

 
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二、理解课文


 

师:跟着古人游名胜,有两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读准字音和疏通文意。


 

(展示课件) 1、要求学生自己诵读课文  2、掌握文章疑难字词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节奏、情感


 

师: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自己解决疑难字词)


 

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现在可以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读得通顺,流畅

 
生:读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男同学读第l2段,女同学读345段,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

 
生:朗读课文

 
师: 大家说说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1:男生读得总的来说还行,很流畅,字音好像都对,节奏也没听出什么问题, 情味— — 有一点点

 
2:女生读得好些,读出了起伏感,情味也读出来了声音很悦耳,不过声音— — 还可以大些

 
师:真是精彩的朗读,精彩的点评

 
三、整体感知品味课文

 
师: 同学们再各自读一读课文,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可以分组交流研讨。

  (
课件展示)


 

1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第二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相比在写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描写了什么?


 

4、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什么?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5、仔细阅读品味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由此产生了怎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


 

6、最后一段非常简单,写了什么?

 
生:合作交流讨论后回答:


 

生:郭浩男:1、: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生:仝开龙:2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生:赵铭杰:3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变移步换景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生:黄苓正:4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生:王豪杰:5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6、最后一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四、感悟课文

 
师:《小石潭记》一文是如何体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这篇文章作者就是借小石潭的景物描写,来渲染周遭的气氛,抒发自己在特殊处境中的心绪那么,是怎样的景致触动了作者的心绪呢?我们要好好领略。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生:柳宗元写了自己的经历。


 

生:柳宗元写了小石潭的美景。


 

生:柳宗元被贬官借游景排泄心中的郁闷。


 

生:景写的很好,


 

…………


 

师: 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五、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言

 
师: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将他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没想到祸不单行,此时他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所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接纳了他,也读懂了他的快乐与悲哀,更可幸的是,他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无人问津却秀丽奇特的地方,这难道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吗?难怪有人说,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在后试朗读全文,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怆、哀怨的心境

  (
师请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一处景,朗读或者背诵)

 
六、拓展延伸

 
师:以导游的身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为游客介绍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

 
生:做拓展训练

 
生:游客朋友们,大家来看看潭里的鱼,你们看,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畦,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看,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这是和大家在摇尾问好呢!

 
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也仿佛游进我们的思维中了

 
生:朋友们,往前走了,来看这溪水,它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大家听,这潺潺的水声,怎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呢? 别急,看,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 溪水又熠熠闪光

 
七、总结


 

师:小石潭这个清幽之境,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水由石而清,人由石而感,小石潭的一草一木,小石潭的一石一鱼,在柳宗元笔下,散落成字字传情的精粹让我们学习古人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潇洒,在欣赏美文中感悟人生


 


 


 

 

课件见资源分享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5 16:33:01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