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张腊英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寺庄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12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天游峰的扫路人

姓名

张腊英

所在工作坊

小学语文5

工作单位

寺庄镇王报小学

年级学科

五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没有去过天游峰,对扫路人这个职业也没有深切体会,他们 的人生经验不多, 对人物的思想, 心态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 所以本课的设计要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深入理解扫路人的思想, 内心, 以及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

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 画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 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  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四、拓展想象,体会人物性格。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联系课文展开想象:  

三十年后,作者章武先生又来到天游峰,会是什么情形呢?      

2、学生自由练习说。 

       3、讨论交流。 

       4、完成小练笔。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引起学生注意

二、引导质疑 师:

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交流

以雄壮激越的

音乐演唱和朗

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三、自读感悟关于天游峰的语句。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 画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4)、 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交流 

 

在朗读中领悟

文章内容,体会

诗人激越的情感。

四、拓展想象,体会人物性格。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联系课文展开想象:  

三十年后,作者章武先生又来到天游峰,会是什么情形呢?      

2、学生自由练习说。 

       3、讨论交流。 

       4、完成小练笔。

练习说,讨论交流,完成小练笔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充满自信   自强不息

              高、险    豁达开朗   乐观向上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

师:“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

生:“峰”指的是天游峰,“人”指的是扫路人

师:好,想到了两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天游峰为什么有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写扫路人?天游峰位于什么地方?    

师:谁知道天游峰位于什么地方?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有900多级接替。                   

师:请你上来。(一名女生)你刚才提了两个问题,综合一下,天游峰是旅游胜 地,这里的游人很多,为什么不去写游人,而写一个扫路人,这是你的发现,请 你把这个问题写在题目下面,还要写上你的名字。(该女生写问题及姓名)     

 师: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读正确,不要读破句。看看有几个自然段 。你喜欢哪一段,就再读一遍,好不好?                   

生:好。(声低)                   

师:声音不够响亮就是没有自信心。好不好?                   

生:好!(响亮)                   

(全体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刚才我巡视了一下,同学们读书真认真,我很高兴。拿出笔来,标一标共有 几个自然段?                  

 生:12段。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                  

 生:我最喜欢最后一节。                   

师:把这一节读给我们听听看。(生读课文)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邹舒。                   

师:我很佩服你,你的心理素质好,嗓音好听,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生:因为这一节有一个感叹号。                   

师:你不光看到文字,还读动了其中的标点!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齐读)很好,他喜欢最后一段,你喜欢哪一段?                   

生:第三节。                   

师:请你读给我们听听。(生读)                   

师:你的歌一定唱得很好。读这一段,你用了两个调子。前面高调,后来觉得太 高,就降低换了低调。 

(生笑)你为什么喜欢这节?                   

生:有一句话写得好。(生读第三句)                   

师:有声音,有节奏,对不对?                   

生:对!                  

 师:他喜欢第三节,你喜欢哪一段?                   

生:第二节。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我听着你的朗读,仿佛看见了空中飘飘悠悠的银丝。你们想不想读?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想。(齐读第二节)“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句中的“似的”读什么?               

生:似(Sì)的                   

师:“似”这个字组成这个词时读什么?(好似)                   

生:(有的读翘舌音,有的读平舌音。)                   

师:该读Sì。组成“似的”时,该读Shì。再读这句话。(生齐读第二句话) 五个同学讲了他们喜欢的段落,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喜欢第七段。(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汗也快流下来了。不同的同学读了课文后都谈了自己喜 欢的不同的地方。听同学朗读时,我的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学贵有疑,小 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学习上有疑问是很重要的,有小疑问就有小进 步,有大疑问就有大进步。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划“——”或“~~~”, 打上“?”,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发现的问题大。

(生读、划,师巡视)      

 师:有问题的请举手。(生大都举手)不举手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什么问题都 会,待会儿所有的问题他都得回答。一组六个交流所提的问题。若问题相同,说 明你们都是英雄,这叫英雄所见略同。若问题不同,有两种,他的问题你会回答 ,说明你的水平高;他的问题你不会,你可以向他请教他瘟神么会想到提这个问 题。(学生呈马蹄形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第一小组讨论得非常好,很有价值。谁想把问题写到黑板上?             

生;我读了“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这句话,想问:茶为什么能沟通我们的心灵?                  

 师:她连茶都关注到了!暗坝问题写到黑板上。                   

生:为什么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师;谁来解答?同桌的你来解决。                   

生:因为天游峰是武夷山的主峰,是武夷山的代表。                   

师:对,连代表都不上,能算到过武夷山吗?                   

师:学了课文,你感受到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                

生: 老人健康。

生:老人不怕累、能吃苦。

生:老人开朗自信、豁达。

生:老人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师:多好的问题。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才能提出如此好的问题。请写到黑板上。    

生:我想问作者为什么这么早走?我紧紧抓住他的手说: “30年后,我再来看 您”就是作者为什么反映这么大?                   

师:联系课文展开想象:  三十年后,作者章武先生又来到天游峰,会是什么情形呢?      

(用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