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韩书梅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北诗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7-01-06 16:13:18    浏览数( 4 )

 

Chinese festivals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Chinese festivals Period 3

姓名

韩书梅

所在工作坊

小学英语1

工作单位

拥万中心小学

年级学科

五年级英语

教材版本

上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Chinese festivals》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的第十一单元该模块以Things we enjoy为主题展开本课重点围绕Chinese festivals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这节课通过Whens the Festival?”等句型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我能运用句型“When’s...?It’s in...”“How’s the weather at...?It’s...”“What do you do at...?We usually...”对节日的话题进行问答活动。

2.我会写几句话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3.我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五年级英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四年级的衍生又是六年级的铺垫。我们的学生虽然已有两年的英语学习经验,但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部分学生甚至有厌恶感,同时,许多学生还是为学习而学习,谈不上兴趣问题;

  2、回家不会学习,无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知如何看书.学习态度谈不上十分端正,回家以后巩固时间很少,且缺乏有效的巩固手段,练的机会明显不足。

  3、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无明确的计划,有作业就写,无作业就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为语言性学科,听与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大多数学生这一点做的不好,这在听力测试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Step 1 Lead-in

1.Greeting.

   2.出示节日图片,导入课题

Step 2 Cooperation

1.我发现:Ask and answer的节日卡片中,介绍了三个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从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的。

2.补充节日卡片: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Qingming Festival

3.以春节卡片为例,出示对话。

1)我发现:对month提问要用特殊疑问词______,对weather提问要用______,对activities提问要用______

2)组内读对话并说说汉语意思。

    4.生两人小组自编对话。

Step 3 Show

我会用下列句子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S1:Whens the Festival?

S2:Its in or

S1:Hows the weather at theFestival?

S2:Its

S1:What do you do at the Festival?

S2:We usually

S1:What do you usually eat at the Festival?

S2:We ususlly eat

Step 4 Exercise

Write about a Chinese festival.

                 The_____________Festival

The_______________(festival) is in______________(month).

It is usually________(weather).

At the festival,peop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tivity).

They eat________________(food).

I like the_______________(festival) very much because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Step 1 Lead-in

1.Greeting.

   2.出示节日图片,导入课题

由节日图片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Cooperation

1.我发现:Ask and answer的节日卡片中,介绍了三个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从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的。

2.补充节日卡片: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Qingming Festival

3.以春节卡片为例,出示对话。

1)我发现:对month提问要用特殊疑问词______,对weather提问要用______,对activities提问要用______

2)组内读对话并说说汉语意思。

    4.生两人小组自编对话。

自读卡片,完成练习并组内交流。

  生读补充卡片。

完成练习并组内交流。  

初步感知卡片内容。

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巩固特殊疑问词。

通过自读、完成练习、组内交流等方式学习.

Step 3 Show

我会用下列句子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S1:Whens the Festival?

S2:Its in or

S1:Hows the weather at theFestival?

S2:Its

S1:What do you do at the Festival?

S2:We usually

S1:What do you usually eat at the Festival?

S2:We ususlly eat

二人小组自编对话,并在班内展示。

锻炼孩子们自编对话的能力。

Step 4 Exercise

Write about a Chinese festival.

                 The_____________Festival

The_______________(festival) is in______________(month).

It is usually________(weather).

At the festival,peop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tivity).

They eat________________(food).

I like the_______________(festival) very much because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并汇报。 

练习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GroupA:

GroupB:

GroupC: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Unit11 Chinese festivals

When’s...? It’s in...

How’s the weather at...? It’s...

What do you do at...? We usually...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24 16:55:1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