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周磊平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建宁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10 23:40:09    浏览数( 10 )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角形的内角和

姓名

周磊平

所在工作坊

4坊

工作单位

高平市建宁乡中心校

年级学科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中,学生在度量两块三角尺各角度数的活动中,已有知识的积累,那就是这两块三角尺三个角加起来的和是180。再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含义,会复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能初步运用这个结论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与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能用至少一种方法解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养成动手操作探究的习惯,发展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3.在“预习、探究、归纳”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探究精神,培养乐于自主学习和乐于与人合作分享的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课前预习,预设学生已学会用剪、拼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但每位学生预习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课堂上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又一次加深了对验证过程的理解认识,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完善、修正了自己的认识。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设计学具的时候,想了几个不同的方案,最后确定课前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加深对各类三角形特征的印象,课上就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通过独立探究和组内交流,实现对多种方法的体验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谈话导入

1.介绍内角、内角和

结合预习,请同学介绍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二、引导探究

1.动手操作实践。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验证过程。

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想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预设:(课件配合演示)

测量的方法:三角形的内角和在约是180°。

剪拼、折叠的方法:转化成平角,实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切分法:转化成2个直角三角形,推理论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2.进一步感受三角形内角和与形状、大小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 85页做一做及88页第9和第10题。

2.想一想: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对吗?

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度数是30度,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质疑问难

1、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并解决能现场解决的问题)

预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能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是谁发现这个定律的?其他多边形有没内角和,要怎么求?三角形有内角,那它有没有外角,外角又会有什么规律呢……】

2、介绍帕斯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1通过课前的文本阅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达成这一目标,用最段的时间由学生自己由学生自己带过去,达到检测的目的2通过课前预习,预设学生已学会用剪、拼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但每位学生预习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课堂上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又一次加深了对验证过程的理解认识,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完善、修正了自己的认识。3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设计学具的时候,想了几个不同的方案,最后确定课前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加深对各类三角形特征的印象,课上就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三角形,通过独立探究和组内交流,实现对多种方法的体验和感悟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介绍内角、内角和

达成这一目标,

阅读、理解

引导探究

操作实践。

交流、验证

反馈练习

组内交流

巩固提高

质疑问难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培养兴趣解疑释疑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回顾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2、交流收获。

3、填写对自己这节课的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1.介绍内角、内角和

2.动手操作实践展示研究成果

3.三角形内角和与形状、大小的关系

4.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3-04 13:11:40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