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海英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建宁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7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小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李海英

所在工作坊

小学数学坊

工作单位

建宁中心校

年级学科

三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1.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2.理解小数各部分在价格和长度中的含义。

3.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到小数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通过创设的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识别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两位小数。

4、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情景导入。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酷儿饮料  2.5        奥利奥饼干12.12

可乐,4.05元,         酸奶,2.60元。

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3.认识小数点(指导写法)。

师:我们知道在分数中有一条直线,叫做分数线。猜猜看小数中的小圆点叫什么呢?

生:小数点

师:猜的真准。他就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师:他的家就安在数字中间的左下角。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读写小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是小数。老师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试读第一个小数。

生:指生读刚才的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小数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生总结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按照我们学过的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的依次读出。就像我们读电话号码一样。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师:诶,懒羊羊什么时候也来到了超市里。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想必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他有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他说说看。

懒羊羊:我不知道这些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价格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

生:指生报价格。

师:小数点左边的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

生作答,教师相机板书:元    分。

2)出示课本上的商品价格表,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想说说那种商品的价格?

生:指生汇报

师:再次巩固小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2)在你的铅笔盒里或者是课桌上找找那里还有小数存在。

2.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适时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用小数可以表示价格。小数还能不能表示其他的数量呢?你还想用小数来表示什么呢?

生:生1  2  3···(生想用小数来表述什么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回应)

师:同学们,它虽叫小数,可是它的功能可以点也不小啊!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吧。

师: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 分米 米···

师: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出示课件1米)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1/10=0.1米。

3分米=3/10=0.3米。

师: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1厘米=1/100=0.01米。

   3厘米=3/100=0.03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看同学们还会不会。

18厘米=18/100=0.18米。

总结: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

师:任意说一个厘米数或小数。学生作答

师:想不想考考你的同桌。你也任意说一个厘米数和小数,同桌同学作答。

3)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厘米数都没有超过一米。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超过一米的该怎样用小数来表示。我们的身高就超过了一米。

4)表示长度的时候,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的是?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第二位表示的是?

(三)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是否会熟练使用小数。

1)完成P89做一做。(学生自主完成  汇报  集体订正)

2)完成P901题。(学生自主完成  汇报  集体订正)

3)猜谜语读、写小数。(长颈鹿、非洲象、鸵鸟、丹顶鹤、珠穆朗玛峰)

4)今天我当小老师。

三、拓展阅读:“你知道吗?”,培养学生的祖国自豪感,了解数学发展的奥妙。

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告诉他们,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让学生认识元角分和小数,会用小数表示。

 

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再通过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来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一本质联系,最后的应用是结合自己的身高说说怎样用小数来表示,三个环节每个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展开的。老师最后适时呈现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的资料,不但进一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也防止部分学生形成小数只能表示商品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又有独自的思考和感悟。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项目

A

B

C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元角分                                   1分米=1/10=0.1

1 2 . 1 2 读作:十二点一二      3分米=3/10=0.3

 2 . 6 0                                1厘米=1/100=0.01

 4 . 05                                 3厘米=3/100=0.03

 2 . 5                                 18厘米=18/100=0.18

  ↑

小数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已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出小数。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到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数)这是一个什么字?

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学过的如:151893100等这些数都是(整数);还有如:1/24/91/103/100等这些数都是(分数);除了这些数你还知道什么数?(小数),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学习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1、 你在哪里见过小数?

(书的价格、记录身高、体重时、商店买东西时等)

请看(课件出示)这是一些书的价格,这些都是什么数?(小数),你能说一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2、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家中也有小数。(课件出示)

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

0.91.016.5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介绍: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的前面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后面是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我们叫它们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

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小数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吗?

3、小数的读写。

1)、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

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一样吗?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可以发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不一样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

3)、读一读。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5米 ,体重可达5.25吨   ;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最大的鸟是鸵鸟,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2.5千克。

4)、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么你们会写小数吗?我们来试一试。

听写小数: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八八秒;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千七百七十二千米;马拉松赛跑全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浙江杭州弯钱塘江潮潮头高度达三点五米。

校对,说说写的怎么样,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三、小数的意义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会读写小数了。那我要问同学们了(课件出示)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0.5米有多长?

老师提示:想知道0.5米究竟有多长,要先知道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

介绍:其实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请生拿出米尺,一边观察操作一边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也就是说:0.1米就是1/10米。

继续请学生一边观察米尺一边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 (   ) ,用小数表示是(     )。

你知道0.5米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吗?它到底有多长呢?你前面的猜想正确吗?(0.5米就是5/10米,也就是5分米)

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呢?

请学生对照米尺,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18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引导学生小结: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3、观察: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试一试。

1分米=(  )米=(  )米   9分米=(  )米=(  )米

3厘米=(  )米=(  )米   65厘米=(  )米=(  )米

你是怎么想的。

2、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略)

3、我来填一填。

5.85读作(           )  二十六点八写作(           )

7.25元表示( )元( )角( )分

4.06元表示( )元( )角( )分

3角=(  )元=(  )元    36分=(  )元=(  )元

6分米=(  )米=(  )米  45厘米=(  )米=(  )米

3厘米=(   )分米,也可以写成(   )米

四、全课小结。                 

五、感悟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教材简析】

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学生对简单分数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加减法基础之上的,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学习过程中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始终结合分数、结合米尺、结合人民币、长度单位来认识;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小数。

具体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逛超市吗?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大型超市的一份海报)

生:是超市的海报。

师:从这里可以得到什么什么信息?

生:可以知道卖什么东西,还可以知道东西的价钱。

二、初识小数:

师:是吗?老师从海报里摘取了大家最常用的几件文具以及它的标价,请同学们仔细看。(边说边贴出几样文具的标价:笔袋8.60元、削笔机46.75元、多功能文具盒16.80元、铅笔0.45元)

师:你发现这些数跟以前认识的数有什么区别?

生:它们都有一个点。

师:是吗?这个点叫小数点。带有这个小数点的这些数就叫小数。那么,你们以前认识的3519.......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迟疑。

师:像3519.......叫整数,今天认识的像8.60, 0.4546.75......叫小数。今天我么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数。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这些小数,你会读吗?

1:铅笔是零点四五元

2:笔袋是八点六零元

3:多功能文具盒是十六点八零元

4:削笔机是四十六点七十五元

师:谁有不同意见?

5:削笔机是四十六点七五元

师:你们俩读法有区别吗?

5:前边读十,后边不读十

师:你读的真准,小数点前边的数还跟以前一样的读法,后边的数是看到谁就读谁。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

:你们读得真好,说明大家非常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请你告诉老师,这些文具分别表示几元几角?需要买的时候该付多少钱?

1:四十六点七五元是四十六元七角五分

2:笔袋是四角五分

师:咦,怎么没有元呢?

2:零点多元,就不够1元。

3:多功能文具盒是十六元八角

......

师:从刚才的用元做单位的小数到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你发现了什么?小数点的左边的数表示什么?

生:小数点左边表示多少元,右边表示多少角和分。

师:右边第一位呢?

生: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师:你们真厉害,连这些都能看你能看出来!请大家看看自己的数学的定价是多少?读一读,知道是多少钱吗?说给同桌听听。

三、再识小数

1、引出长度单位

请你继续找,看看自动铅笔上有没有小数,读一读。

1:我的铅笔上有 0.7

2:我的铅笔上有 0.5

师:这是什么意思呢?

3:我知道,0.70.5

:你真行,自动铅笔上的小数是表示铅芯粗细的,那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单位吗?它表示铅芯是0.7毫米,0.5毫米规格的。毫米又是什么单位呢?

生:长度单位

师: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对于大家来说常用的就是厘米、分米、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生:1=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独立阅读

师:大家记忆力可真是好,老师想换个方式考考大家,请大家打开课本89页仔细阅读,看谁能在合上课本之后告诉大我们,用厘米、分米作单位的数如何变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89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的线段)

3、组织交流,教师讲解

师:合上课本,你还记得什么?

学生多数无语

生:7厘米=0.07

师:有理由说明吗?

生:无语

师:大家同意吗?

(只有1人同意,其余同意是7厘米=0.7)

师:到底哪一个结果正确呢?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们知道1厘米怎么来的吗?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是1分米,再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就是1厘米。

师:在1米里边如何得到1厘米呢?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分呢?

生:把1米平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厘米。

师:那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1/1007厘米就是1米的7/100, 7/100=0.07米。谁说的是正确的呢?为这位女生鼓掌祝贺。

师:3厘米用米作单位该是多少呢?

生:3厘米=3/100=0.03

师:9厘米呢?想好,对同桌说说。

加大难度,0.05米是多少厘米?

0.08米是多少厘米?

5分米是多少米呢?

生:5分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5份,也就是5/10米,等于0.5米。

4、巩固提高

师:你们非常善于动脑筋!我听你们老师说,大家连自己的身高都会用米来表示,真的吗?能说给我听吗?

生:我身高1.34

生:我身高1.40

生:我身高13

师:13是多高呢?3表示什么?你能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无语。

师:谁来帮个忙?

生:1313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3米。

师:真厉害,不仅自己学得好,还能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1:我知道了小数和小数点

2:我知道了小数的读法

3:我知道了身高怎么用米作单位。

师:看来大家的确有不少的收获,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下课继续交流,下课!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