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海棠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城南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1 )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元角分的认识》

姓名

李海棠

所在工作坊

小学数学2

工作单位

高平市南城小学

年级学科

一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 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的道理,并懂得爱护人民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对人民币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策略上欠灵活。学生虽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主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四、教学过程

本课自始至终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换币、取币、购物)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掌握进率,初步学会付钱、找钱,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懂得1=10角,1=10分。

2.难点: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十进制”换算关系。

 

 

 2人小组说一说。

 

力图从学生所唱过的歌曲《一分钱》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探究新知:

1.                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的币值。

2.                全面认识人民币

师为每一小组准备模拟人民币

指名汇报

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

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币

    生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倾听、注意力、观察力

(二)                        兑换游戏:

1.                师出示物品及标价:

 橡皮:一角     尺子:一元

买这两样文具可以怎样付钱呢?

师小结,板书:  1=10

                1=10

出示学习卡,

问: 3=   )分       

 5=   )角

20=   )元

70=   )角

 6=   )角        

80=   )角

同桌讨论、交流

 汇报:

1:用101分可以买一块橡皮,因为101分是1角,1角是10分。

2:用101角可以买一把尺子,因为101角是1元,1元是10角。

 

 

 

学习自主探究完成练习

 

 

 

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实践活动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想不想做活动啊

   师生兑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几张面额为2角钱的?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要买文具和有益的的书籍,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过钱后要洗手。

 

a.                              同桌交流,共同找出能换几张。

b.                              生:5

 

生生兑换:

拿你们手中的模拟人民币,买一把小刀要11角,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a.4人小组交流讨论

   b.小组汇报:

  1:用一张1元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2:用五张2角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3:先拿十张1角的,再拿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⑶ 小组义卖活动:4人小组活动,两名同学拿自己的学习用具义卖,其他2名同学用模拟人民币购物。

重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六、教学评价设计

1、灵活运用部分。教师给学生发小红花以此鼓励

2、游戏:小小超市

以小组的形式开一个小超市,把身边的文具、玩具等标上价格,组长分工有售货员、有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七、教学板书

人民币的认识

1=10

1=10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似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识别人民币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教具:课件。两种形式的人民币分成若干包,标明1号、2号钱袋的人民币,分发组各组负责人待用。

学具: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张(个)。

德育渗透: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实录)

师:(课件出示画面)小明妈妈准备做晚餐,发现没有了酱油了,怎么办?

生:去买。

师:用什么买?

生:钱。

师:同学们说的钱也叫货币。英国的货币叫英磅,美国的货币叫美元。谁知道中国的货币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好不好?

生:(齐)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活动一:认识人民币的面额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哪些人民币?

生:1角、2角、5

生:2元、5元、10元、50

生:100元、20

生:5分、2......

师:请同学们打开1号学具袋(纸、硬币的元角分各一张或个),认真观察,看这些人民币可以分几类?你是怎样认出它们的?(学生分小组活动)

(人民币的面额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数学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

生:分两类:硬币和纸币

生:分三类:元、角、分

师:(板书分类方法)那么你是怎样认出它的面额呢?

生:看数字,有数

生:还要看数后面的元角分

生:硬币还可以摸大小

生:纸币也有大小

生:看花纹.......

(充分让学生发言,各抒已见,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能进行初步的归纳)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人民币,大家认一认。

(屏幕出示,学生认识准确)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人民币,会用吗?

生(齐)会

活动二: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人民币面额之间的换算

师:(出示电脑画面,每瓶酱油16角)小明妈妈给了小明2元人民币,小明能帮妈妈买到酱油吗?请你试试看。

生:他用2元钱,买一瓶还剩4角。

生:还剩4角。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元是两个1元,先用11元,另一个1元用6角还剩4

师:为什么1元用6角还剩4角?

生:因为1元等于10角。

师:这位同学想的对不对?(对)你还知道人民币之间的哪些关系?

生:1=10

生:2=21元,5=51

生:10=25

......

(教师板书1=10         1=10)

(这里正确把握住了学生的起点能力,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学生已经知道了,就让学生自己把他知道的说出来)

:用你刚才学到的知识填空:

1=(  )      1=(  )       2=(  )1   10=(  )5

0=( )个10元     50=  )个10

(学生回答准确)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很好,休息一下并观察你手中的人民币,看看这些人民币的图案有一个什么共同点?(放音乐)

生:是国徽。

生:还有人民银行。

师:对。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爱护人民币

生:不撕坏

生:不在上面写出字

生:不乱花

......

(有张有驰。在学生休息片刻中让学生观察感悟,渗透情感教育。)

活动三:综合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师:请看屏幕上这几种学习用品,教师准备买来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请你试着买一样,看谁的付钱方法多(可以用学具2袋中的钱)。(学具袋2中是零钱)

(此活动旨在突破难点。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知道元角分的十进关系后操作,使其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

生:买一支铅笔15分,付1115分。

生:买一支钢笔2元,付12元。

生:1个练习本3角钱,可以付12角和11角,还可以付31角,还可以付65分。

生:买1块橡皮可以付55分,还可以付15角找回12角的15分。

.......

(这里学生的回答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充分暴露出来,鼓励学生的奇特想法,新颖做法和不同见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成功点击]

本节课成功所在主要有三点:一是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能力,了解到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感性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已会购买小额物品,以此为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注意引导学生亲历,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让学生例举了学习材料,设计了开放性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从而使每个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课堂上让学生处方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言,暴露出学生不同的思维,不仅能展示学生的个性,而且有得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