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邵彩琴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城南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13 19:18:58    浏览数( 0 ) 【推荐】

 

城南小学五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案

班级

六4班

执教

邵彩琴

教具准备

课件

课题

正比例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学习重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学习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变化的量”,还学会了利用图像、表格和关系式来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你们能举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例子吗?(板书:两个相关联的量)(学生举例)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是相关联的量吗?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之间变化的规律。

复习旧知,指名回答。

设问导读

探究活动一:

1.下面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

边长/cm

1

2

3

周长/cm

4

边长/cm

1

2

3

面积/cm2

1

探究要求:

1)把表格填写完整。

2)独立思考: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汇报。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探究活动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时间/

1

2

3

4

5

6

7

路程/km

90

180

270

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质量/千克

10

9

8

7

6

5

4

 

应付的钱数/

30

27

24

探究要求:

  (1)将表格填写完整。

2)分别从两个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试写下来。

3)思考比较两组题的共同特点。

4)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汇报。

  3. 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4.总结正比例的特点。

  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

填写表格,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学会倾听,适时补充。

注意学生语言表述的完整性。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

巩固练习

1.判断圆的周长与直径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2. 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

6

7

8

9

10

11

爸爸的年龄/

32

33

1)把表填写完整。

  (2) 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达标检测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自由回答。

课后反思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0 10:02:3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