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谢生亮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北诗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0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日食与月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日食与月食

姓名

谢生亮

所在工作坊

小学科学一坊

工作单位

北诗小学

年级学科

六年级科学

教材版本

科学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光学传播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己总结月食产生的原因。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自己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小组合作,类比推理(月食的成因)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学生发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日食过程的课件

观看课件并积极讨论其成因。并设计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根据日食的成因探究月食的成因。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观察推理中发现问题,在观看中熏陶情感,在动手中探究科学,在验证中收获喜悦。

巩固应用,再现新知

口述并在黑板上画出三个天体的位置图对日食与月食的成因进行讲解。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查漏补缺。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表

姓名

建议

教师

 小组

成员

自己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日食成因图

 

 

六年级科学下册《日食和月食》实录

北诗中心小学  谢生亮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通学生通过天狗吞日的故事没有?请学生说一说故事中出现的是哪一种天文现象。其实,这就是日食现象这节课,我们来揭开日食的神秘面纱。

(二)、推理实验,积极探究。

1、观察推理,分析日食原因。

播放课件“日偏食”、“日全食”、“日食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得出结论:日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2、实验论证,亲历探究。

首先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模拟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记录现象,接进行小组汇报,最后,由教师小结,了解日食是怎样发生的。

3、由扶到放,探究月食的成因。

我们听说过日食,那我们听说过月食没有?我们知道了日食的成因,那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解释一些月食的成因吗?自己思考并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展示,教师总结。

(三)、巩固应用,再现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让同桌口述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另一名同学画出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并指名上黑板示意图。布置课后作业

 

老师评语

已批阅,符合作业提交要求,教学设计合理,为课堂所用,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